“五禽戏”上演,上海这所学校的课间操火了! 然而更炫的还有…


作者:崔翼琴
编辑:崔翼琴
时间:2020-11-05 13:02:37
敦煌舞、霸王别姬舞、鬼步舞
五花八门的学生课间操近日走红网络 
今天,周到君要带你去看的
是上海一所学校的“五禽戏”课间操
虎扑鹿奔熊晃、鸟飞、猿摘

来看这一招一式: 


只见学生侧脚仰天、忽然倾身前扑
口中发出“呵”的一声低吼
这便是“虎戏”的动作
单足立地、伸展双手、扬眉鼓力
那正是“鸟戏”的招式

“五禽戏”最早由东汉名医华佗创编
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
每天上午10时许的课间操时间
全校学生一起操练和演绎

传统文化“五禽戏”引入校园

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所附属初中,晶城中学在2019年将中国传统文化“五禽戏”引入校园,学校德育中心主任刘鹏老师介绍,之所以选择五禽戏这个项目进校园,是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五禽戏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五禽戏的开展依托三类课程,“一课、一团、一队”扎实推进五禽戏的实施。 
学校在六年级专门开设了一节“五禽戏”基础性课程,与4+1体育课紧密结合,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具有浓厚兴趣和一定基础的学生,开设了五禽戏社团课,即为拓展性课程。而对于一些以技术见长,出自内心喜欢,愿意钻研和担当传承的学生,学校则组成了五禽戏校队,作为探究性课程发展学生特长。 
六年级的覃祺深同学非常喜欢“五禽戏”,今年秋季入学时,得知要学这个课,他和小伙伴都兴致盎然。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招一式,现在学了两个多月,已经基本掌握了虎、鹿、熊、鸟四种动物的动作,正在学习猿的动作,而在每日课间操时间,他们和七八九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在操场上练习巩固。 

“拿熊戏来说,有12个动作,招式相对简单,考验身体的柔韧性,上手学起来挺快。”覃祺深同学说。而虎戏会有“扑”的动作,配合声音,显得很有气势。


同学们演绎“虎戏”


专业师资,家校共同参与,五禽戏传承基地发挥辐射作用

为了确保五禽戏的顺利开展,晶城中学曾派出四位老师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参加五禽戏培训,并拿到结业证书,为学校开展五禽戏提供了师资保证。 
除了学生们喜欢,学校教师也积极参与,课间操期间,在工会的组织下,教师们也一起投入五禽戏练习,舒展筋骨,强身健体。学校也向家长推广五禽戏,形成“教师、学生、家长”三主体共同参与。这种丰富的体育锻炼形式让家长也觉得新鲜、欢喜。 
不仅如此,晶城中学也向区域内的梅陇小初教育联盟成员校推广五禽戏,发挥辐射作用,也让这一具有中医药特色文化的项目在更大范围内传承与推广。 
在2019年12月举行的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五禽戏传承学校签约仪式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和上海市浦东新区观澜小学、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上海市浦东新区东荷小学等校一起,被评为教育部优秀传统文化五禽戏传承基地。

推广射箭传统项目,学生变得更专注、细心

除了五禽戏,晶城学校也在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射箭项目的推广,同学们从六年级开始学习射箭,几个学期下来,不仅在体育技能上有进步,不知不觉中也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改变。 
八年级的双胞胎兄弟徐永琪和徐康琪,是这一过程的受益者。徐妈妈说,男孩子总有顽皮、焦躁的毛病,自从学了射箭以后,兄弟俩渐渐变得沉稳、细心,专注力增强,听课、写作业的效率都有提升,学习成绩也上来了。这样的例子在晶城中学并不少。


学校里藏有一间思邈馆,探秘中医药文化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校园中,处处能看到中国传统元素和中医药特色,茶水间叫“扁鹊坊”、“时珍泉”、“华佗坊”和“仲景阁”,教学楼走廊间古色古香的装饰,都让人感觉特色鲜明。 
学校的四幢楼与中药材同名,综合楼叫“厚朴”,厚朴是一味止痛平喘、明目益气的中药,寓意不薄不奢,朴实无华;学校的教学楼命名为“远志楼”,“远志”这味中药能养心安神,教导学生立下志向,静心读书。“佩兰”气温芳香、提神醒脑,这是学校的实验楼楼名,象征求实谨慎,诚信笃行。而耐寒耐旱、活血化瘀的“凌霄”则是体育楼的名称,象征顽强刻苦,坚韧不拔。 
更有趣的是,学校打造了一间中医药特色教学和实践的实验室——思邈馆。馆名取自古代著名中医药大家“药王”孙思邈,寓意思高远、习超卓。
思邈馆里设有中草药药房、药膳坊等,放置着针灸包、灸盒、艾绒、探针棒等,居然还馆藏了人参、黄芪、当归等中草药310味,还有针灸发光模型、数字化脉象模型等先进用具。
 
一到“中医药本草探秘”课,思邈馆里就热闹起来。学生们在这里称量、碾磨中草药,也学习脉诊、辨识草药、认识针灸灸法;在传统节日之时,一起动手做香囊,即可预防疾病,又可作美观装饰之用。

同学们学习脉诊、辨识草药

六年级的覃祺深同学就在拓展课中选修了这门课,覃妈妈说,每周上完课回来,覃同学会滔滔不绝地给家长说道课上的收获:知晓《本草纲目》记载了数千种中草药,有些还对如今的新冠肺炎病毒有效用;在本草园种植了中草药,有水培、土培、皿培三种栽培方法,其中皿培适用抢救濒临灭绝的中草药品种。“他如数家珍地说个不停,我们就知道他真的学到了。”妈妈感叹。 
德育中心主任刘鹏老师介绍,学校将中医药课程与活动紧密结合,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感动,在感动中成长;六年级学知识,七年级掌握技能,八年级同学则可以探索研究,立项课题,这两年,同学们所做的“神农百草”“再见了,流感君”等课题都在市区级获得奖项。 

激励学生徜徉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海洋

从小坚定中华文化之自信

这样的五禽戏和中医药特色课程

你觉得怎样呢?

(注:本文由作者原创,转载请联系上海升学授权)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