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浦东而立之年。
上海中医药大学2003年整体搬迁至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以来,借助张江在医药产业方面产业链齐全、上下游企业多的优势,不断加强联动、合力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落地落实,同时充分发挥学校中医药学科优势,助力张江在基础研究、转化平台建设方面用好自身创新资源,带动创新创业发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介绍,在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张江高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的科技产业。上海中医药大学、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三方目前正积极筹划建设融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多功能的“上海浦东张江中医药创新研究院”,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张江科学城生命健康产业和体系升级。
“三方将共同努力推动张江医学、医药、医械、医疗“四医”融合发展,筑牢张江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高地,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的张江科学城建设。“
在园区优秀企业建设教、科、研实训基地,为教师科研、教学实习等提供实战场景;在校外建立导师制度,共同选聘企业或研发机构中优秀专业人士兼任大学教授,为大学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
上海中医药大学向张江集团6位专家颁发了“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聘书,向5家单位授予“上海中医药大学岐黄育人实践基地”称号。
共建以来,累计50余位在校学生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见习,以小组为单位形成见习论文数十篇。
通过见习,学生们在国际先进医疗服务环境中,直观感受到了多学科协作诊治复杂疾病的必要性与优越性,产生了对如何采用中医药、针灸推拿中国特色的医疗手段解决全球健康难题的思考。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马杰表示,这段见习经历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与职业生涯,具有启蒙意义。
上海中医药大学派出熊爱珍、刘保成和邹立伟三位教师分赴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挂职。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科研人员,熊爱珍通过挂职,感到自己思维得到了拓展,观念得到了更新,受益匪浅。
为提高校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双创能力,加强项目孵化,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客培育实践平台,上海中医药大学于2019年正式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园,并与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在项目孵化、双创建设和双创导师等方面进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企联合体,努力搭建“中医+创新创业”“中医+传统文化”“中医+人工智能”的双创平台。
2019年9月27日,“礼赞70年 共筑科学城”——张江中医药科技文化节开幕式暨上海中医药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在张江国际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展厅举行。
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70位医疗专家以健康咨询、中医药文化展演展示等方式共同为张江高科技园区创新创业人员增添健康活力。
2020年3月25日,新冠疫情发生后,张江集团党委采购4500个N95口罩捐赠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与曙光医院携手为张江科学城和浦东防疫工作贡献力量。张江集团及直属慧诚、生药等单位,还以各种形式与曙光医院密切交流、相互支持,众志成城、共战疫情。
2019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创新药”生物医药行业专场招聘会,汇聚校政企三方力量,打造“精准化”就业平台。
当前,为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还与张江科学城岐黄育人实践基地相关优质企业进行了多场次“岐黄药企专场”直播分享,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搭建安全、便捷、高效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