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德安联保险CEO陈良:从人海战术到量体裁衣 面向未来的浦东与安联


作者:牛强
编辑:李俊
时间:2020-11-12 12:00:30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出自于鲁迅,也是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联人寿保险CEO陈良最喜欢的一句话。

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安联集团自1999年布局中国寿险业。迄今为止,安联已在中国设立多家营业机构,业务范围涵盖寿险、财产险、健康险、信用保险、资产管理、旅行救援等核心业务。所有业务线均在上海设有机构。 

作为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中德安联人寿保险,目前已成为安联集团在中国的旗舰板块,也是中国首家开业的欧洲合资寿险公司。早在1999年1月便落户上海浦东陆家嘴。从落地之时至今,它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我记得我们最早是落户在陆家嘴的招商局大厦,应该说安联见证了浦东的发展。”陈良告诉记者,安联与浦东的关系,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安联选择了浦东,浦东成就了安联。他认为,外资企业其实也是引进了一种先进的观念。浦东开发开放,不只是开放了一个牌照,它带来的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当时没有现成的外资保险企业相关规定,中国需要有一些外资企业去打破市场的垄断。长期来说,中国也需要一个开放的市场。” 陈良当时有句口号:思想再解放一单,步伐再迈大一点。他认为对的东西就要放开做,但前提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今年1月16日,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举办了开业典礼,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我们相信,安联(中国)保险控股作为在上海浦东新区落地的对外开放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中德两国长期友好双边合作的又一见证,将敦促安联集团在全球增长最快经济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对其他外资项目的启动和推进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能级和竞争。”陈良说。

对于目前的中国保险行业,陈良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我有几个理念:可赔可不赔就要赔,多赔少赔要多赔。”陈良告诉记者,安联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家机构,而作为机构本就应该去照顾弱势群体,他用了一个具体的案例向记者阐述自己的理论:有位深圳的客户,十几年前给老公在中德安联买了份保险,每年都按时交保费。今年突然发生保费扣款不成功的情况,客户在办理复效时和工作人员提起,她的老公在2017年做了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没有想到工作人员当时就提醒她,可以将病史发给保险公司确认是否可以理赔。当她提供了所有病史资料后,很快就得到理赔通知,并收到30万的理赔金。同时,中德安联还退还了客户2018、19年两年的保费。“其实,这位女士所描述的甲状腺结节手术并不贴切,她先生2017年的病情确实符合其投保的重疾产品的理赔条件。 我们的同事出于职业敏感性和责任心给予了提醒。如果她能更早地向我们报案,或许这笔理赔金能为她的家庭提供更及时的财务帮助和宽慰。”陈良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中德安联还提出了“快赔”理念,如果是5000元以下的理赔,客户从提交申请到赔款到账仅需30分钟。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业加速了不少行业的迭代。谈及保险业的未来,陈良说,过去行业那套“大进大出、大浪淘沙”的人海战术打法,单纯售卖单一保险产品的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行业发展,一个大的趋势一定是从“人海战术”到“量体裁衣”的转变。对此,中德安联也在营销员渠道启动了“登峰计划”,以数字化赋能推进营销员经营模式转型,提升营销员的市场竞争力,陈良告诉记者,该计划涵盖五大领域深化转型,包括产品、优增、产能、培训以及数字化,并将联合安联在中国的更多内外资源,举全力为营销员渠道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技术支持、发展平台和额外的激励机制。

“人生路漫漫,关键没几步。”陈良至今记得,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哲学老师讲过的一句话。目前,安联在中国走的每一步,都格外踏实,正如这家拥有130多年历史的欧洲老牌保险公司一样,无论市场风云变幻,安联依然秉承着“诚信、严谨、专业,承责”的理念未曾改变,“我们要对得起客户,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就像浦东的开放也是面向未来的,保险行业也一定要面向未来。”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