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顺利完成了3例依镜PRL晶体植入近视手术,术后患者说看得清楚了,这是一个好消息。”在11月14日上午举行的“百人明眸公益行动”启动仪式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俞阿勇教授介绍。
“百人明眸公益行动”是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昊海生科”,688366.sh,06826.hk)联合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浙江省光明慈善基金会、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浙江省眼科医院之江院区共同发起,旨在帮助浙江省百位超高度近视妇女改善视力状况,恢复清晰视界。昊海生科子公司杭州爱晶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近视矫正晶体“依镜PRL”,帮助她们通过屈光晶体植入手术矫正近视。
目前爱晶伦拥有国内唯一一款用于矫正近视的悬浮型有晶体眼后房屈光晶体依镜PRL,通过手术植入依镜PRL的方式能够矫正1000度到3000度的近视,填补了1800度到3000度的近视矫正空白。
近视防治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通知,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全国182个区县开展首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近视大国,近视人数近7亿,近视发病率也高,城市青少年近视率达67%。其中高度近视人数约8700万。
眼睛近视,除了佩戴眼镜等传统方式外,通过屈光手术来矫正的需求也日益增多。目前手术矫正近视的常用方法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如全飞秒)和眼内屈光手术(主流手术为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多种,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主要以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为主。
“激光手术切削角膜是在患者眼内做减法,不可逆;人工晶体植入近视矫正手术植入了一种新型晶体材料,是做加法。”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集团首席医疗官、之江院区院长顾问王勤美教授说,上千度的近视往往超出了角膜屈光手术的矫正范围,屈光晶体植入术成为矫正近视的新选择。
王勤美教授是国内第一位进行依镜PRL植入手术的医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也是依镜PRL上市前临床试验的牵头单位,其之江院区已先后为2000多位高度近视患者成功摘镜。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集团总院长瞿佳表示,在医学上,度数大于600度(儿童>400度)的屈光不正被称为高度近视,而大于900度的为超高度近视。高度及超高度近视容易带来很多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黄斑变性、青光眼、视网膜裂孔等),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我国致盲性疾病中列第6位。针对超高度近视的依镜PRL是中国的创新产品,并且已经有了成功应用案例。
据悉,目前国内后房型人工晶体市场仅两款产品拿到注册证。依镜PRL不仅是国产唯一一款屈光晶体产品,也是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矫正1000-3000度超高度近视的产品,已为数千名患者改善了生活质量。昊海生科正对依镜PRL产品进行技术升级,第二代房水循环型产品即将进入注册检验阶段。相较目前在售的第一代PRL产品,第二代产品将实现房水循环,并能够提供更广泛的视力矫正范围。
昊海生科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吴剑英表示,很荣幸自主创新的国产近视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到患者,昊海生科将携依镜PRL在全国范围内发起针对中青年人群的超高度近视关爱行动。
事实上,除了为超高度近视患者提供国产解决方案外,昊海生科致力于为全年龄段人群提供视觉健康系列解决方案。
眼科是昊海生科第一大业务板块,其已针对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到老年人的近视防控,以及屈光矫正推出多款产品,并加大眼科研发投入,持续拓展完善产品线。2017-2019年,昊海生科眼科研发投入分别达2048.62万元、2922.29万元及4818.04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3.36%。2020年上半年其眼科产品线研发投入3188.18万元,增幅29.62%。
在全球致盲率最高的白内障治疗方面,昊海生科旗下多个人工晶体品牌实现从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到可折叠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多层次产品覆盖,形成品牌差异化、技术差异化和价格差异化,满足不同临床应用需求。公司也正加大人工晶状体研发力度以提升核心竞争力。2020年9月,其眼在研产品“疏水模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疏水非球面散光矫正、疏水非球面多焦点等多个人工晶状体产品的研发工作正推进。
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今年1月昊海生科旗下新型角膜塑形镜产品的临床试验正式启动,也已对具备近视矫正功能的软性角膜接触镜(针对不适应硬性角膜塑形镜佩戴的未成年人患者)等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