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该剧发布会在万代南梦宫上海文化中心·梦想剧场举行。现场,音乐剧演员郑云龙、于晓璘、宗俊涛、黄冠菘、冒海飞、王培杰、王乐天等主创亮相,不仅献上剧中精彩歌曲,也分享了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郑云龙笑言:“别的剧组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培养演员之间的默契,而我们的苦恼可能就是太熟了,演着演着就串到别的戏去了。”
恰恰是这样默契而温馨的气氛,成为吸引这群音乐剧演员聚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据悉,改编自韩国原版的音乐剧《小说》由缪时文化联合亚华湖院线共同出品,将于12月24日正式登陆上海人民大舞台。
该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32 年,人气连载小说《审判之罪》的作者格雷·亨特被发现在工作室里自杀。刑警休·戴克找到了小说编辑怀特·希斯曼,声称从格雷的书中发现了线索,并推理是怀特导致了格雷的死亡。
一部引发众多杀人案件的小说,一对创作的伙伴,字里行间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罪恶之谜?当心中的正义扭曲,我们是否还能用一行字,改变一世界。
“之所以引进这部作品,是因为它的名字和故事都很吸引我。人在遇到不公和困难的时候,有没有勇气去面对,用什么当时去抵抗?正式这部作品想表达的内涵。”该剧出品人、缪时文化创始人张志林透露,其实早在今年四月就计划上演这部作品,却因为疫情而耽搁了,“没想到却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探讨彼此的想法,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在导演马达全体主创的共同碰撞与诠释下,中文版《小说》将呈现出属于自己独有的崭新气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版权复刻,而是融入了我们的二度创作”,张志林说。
在原版偏重摇滚的音乐风格中,大胆加入古典元素,配以电声与弦乐组成的现场乐队,就是音乐总监陈祺丰为中文版《小说》进行的全新尝试,“我希望,让这部作品的音乐能更加厚重。”同时,原作中相对独立的歌曲,在他的改编下也通过一条共同的音乐主线串联起来,彼此之间更像一个整体。
现场,郑云龙、于晓璘、宗俊涛、黄冠菘、冒海飞、王培杰、王乐天等几位主演带来了《结局》、《遗失的记忆》与《停下》等剧中曲目,全新编曲与歌词译配令人耳目一新,现场乐队阵容也将悬疑氛围推向了全新的高峰。
在接受采访时,郑云龙直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但如何做好本土化的演绎,是每一部引进作品都要面临的挑战。幸而,这次剧组中所有的搭档,都是他的好哥们,“有时候我们甚至需要保持距离,因为彼此之间太熟悉了。”
谈及和“同门师哥”于晓璘的搭档,郑云龙更是笑言,从2008年就认识的两人,见证了彼此之间的巨大成长和变化,“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也不断地融入到我们的全新角色中。演员正是需要这样的阅历,才能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
而于晓璘也分享了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我特别喜欢这种内心很挣扎的角色。疫情之后,再度排演《小说》,对于我们这群音乐剧演员而言,也许都是全新的开始,让我们找到了新的能量与合作的感觉。”
宗俊涛也直言,这部戏营造的是一个有些混沌的世界,和疫情后的当下有些不谋而合,“而剧场恰恰是有治愈力的地方,也希望和大家在剧场互相温暖。
发布会现场还正式公布了“在场”版角色海报,融入“在现场”的概念,不论是哲学语境的“在场性”还是剧场语言,都展现了极为丰富的审美尺度,力求展现更多广阔与多元的戏剧观赏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