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浴室、智能家居、看护机器人……日本的养老院配置,颠覆你的认知!


作者:周到君
编辑:吴琼
时间:2020-11-23 18:18:05
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养老已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养老院作为养老产业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就是建设在城市边缘一座中规中矩的建筑,整齐划一的房间,老人们望向窗外思索的景象,似乎与这个世界隔绝。

作为老龄化极其严重的国家,日本的医疗看护、养老居住、老年旅游等产业链条都已较为成熟。在日本,养老院不光是老年人们的欢乐天堂,有的还成为当地的地标,甚至吸引游客争相前来参观。

那么,日本的养老院有何不同?周到君带你看一看。

“新”养老院
定制家居,让老人获得从生活到精神的满足

“新”养老院位于下野市小金井,被优美的农田、森林所环绕,传统和式的建筑风格,大量的原木材料以及明亮自然的环境为老年人营造出一个舒适、安心的氛围,曾获得GOOD DESIGN AWARD奖。

养老院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一层主要分为长型建筑与三个独立小建筑。

长型建筑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从左到右依次是玄关、和室、拥有暖炉的餐厅、露天温泉、黄金浴、mother's room 、土间餐厅。

三个独立小建筑为咖啡屋、工房、教室。

另外室外除了大量的草坪地外,还有养鸡空间以及耕种空间。

老人可以亲自下地栽种,过上田园养生的生活。

个室的空间不是很大,更多的是比较开放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的打造,也是希望老人不要整天呆在房间里,而是能走出去跟大家交流,结交新的朋友。

室内外温泉室以及洗黄金浴完全从老人的需求出发设计,非常人性化。

由于老人行动不太方便,进入浴室的路面设计成无障碍设计,必须要台阶的就采取平滑的缓坡进行过渡。

进入浴室的门则是具有上吊轨的移门,完全避免了老人们用力开门的阻碍。

浴室门的宽度也是经过周密计算的,巧妙避免了轮椅在门口卡住的风险。

进入浴室后,在墙体的一侧还有最适宜手握的圆体扶手供老人握住。

此外,由于老人不方便站着洗澡,浴室内还专门为他们设立了坐浴与浴缸浴两种洗浴方式,泡完澡后,老人还可以进入到隔壁休息室小憩一会。

除了浴室,每个房间内的卫生间设计也是量身打造的,每一个洗脸盆的高度,洗脸盆的下方空间的大小,坐便器的扶手位置等都是根据老人的情况而设计的。

养老院二层主要是体验式活动,设有图书馆、足浴沙龙、开心厨房等空间,为老人们提供手工课、烹饪课、园艺课等等。

希望在此处养老的老人们能开始新的生活,学习新的知识,保持健康的身体。

最让人感到温暖的是,二层还特意设立了儿童娱乐房,目的是为了让老人们可以同来探亲的孩子们一起玩耍,给他们一种家的感觉。

松下真心香里园
智能家具、智能机器人,提供随时随地

松下所设立的“真心香里园”和普通养老院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充分使用了数字技术。

大到卧室起居、小到扶手马桶都是智能家具设备,更结合了远程医疗终端、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对老年人无微不至的照顾。

住在这里的老人会佩戴一个拇指粗细的塑料装置,这既是一个开关,也是一个定位仪,老人无论走到哪儿,控制中心都能知道。

如果老人遇到危险,只要一摁开关,护理人员马上就可以赶去帮忙。

类似的传感器还有很多——

·老人夜晚睡觉不慎掉下床,床脚处的探测器会自动报警,通知控制中心;

·床单夹层的探测器可以探知老人是否大小便失禁;

·厕所内的探测器更多。例如,老人入厕时间过长或有异常反应,头顶上的探测器会智能分辨,通知控制中心;抬手可及之处,是一个拉环,一旦需要时老人可直接呼叫。

除了传感器,院内的各种设施也都非常智能。

床可以自动调节高低,还可以拆卸直接转换成轮椅,方便老人在室内活动。↓

浴室内扶手随处可见,还有轮椅直接进入槽内的坐位沐浴和适合长期卧床老人的卧位沐浴。↓

院内的远程医疗终端可以帮助老人进行简单的自我测试,只要触动液晶画面,就可以帮助老人测量血压、脉搏等。

测量的数据会自动记录在机器内,老人只要一摁发送键,数据就会发送到了医疗中心。医疗中心的大夫看完报告后,老人可以和大夫进行可视电话通话。

老人哪里碰伤了,不用出门就能让大夫看到外伤情况。

除了这些,养老院还设有很多智能机器人。

比如餐厅里可以说话、唱歌、和老人玩猜谜的智能玩具熊;

帮助老人洗头并检测头部健康数据的洗发机器人;

以及可以感应食物温度、自动缩回餐具的喂饭机器人;

老人们的不同需求机器人都可以满足~

蒲公英介护中心
老年游乐场是啥样?有250种娱乐活动

蒲公英介护中心,位于爱知县一宫市,是全日本规模最大的养老院

这里集合了250多位老人,由90位员工负责照顾他们。

这里不同于一般的养老院,简直像个游乐园

除了常见的餐饮、康复设施,还有天然温泉、卡拉OK、兴趣教室,甚至还有赌场,总共超过250种娱乐活动。

这些看似娱乐的活动,其是可以让老人们全身心“动”起来。

比如学习烹饪时要调动整个大脑;在炒菜时身体各个部位要协调运动;唱K能够锻炼老人们的肺活量;下棋则能够锻炼老人的思维能力,从而预防老年痴呆。

各种文艺小清新的课程,比如水上芭蕾课,陶艺课,插花课,还可以陶冶老人们的情操,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虽然娱乐活动多,但是对于手脚不灵活的老人而言,也没有太大的积极性。

蒲公英为了提高老人们的参与热情,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那就是内部发虚拟货币,并取名Seed。

Seed有100、500、1000、5000、10000五种面额。每个来到这里的老人,都会得到5000Seed的启动资金,之后就由他们自己赚取。

老人们可以用这些“钱”,买自己喜欢的零食、甜点,或是约上姐妹去咖啡店喝杯咖啡,吃个甜点,又或是泡个温泉、跳个舞。

“钱”花完了,老人们还可以赚。

自己洗脸,刮胡子,散步一百米,做其他的康复训练等都可以赚到“钱”。

每完成一项都会获得几百到几千的报酬。

如果手里的钱攒得足够多,老人们还能购买外出的行程,5万Seed就可以外出扫墓一次,12万Seed就可以出门逛街购物一次,150万Seed可以去一次神社。

当然,这里也不单纯是让老人们吃喝玩乐,老人们的身体状况依然会放在首位。

蒲公英会使用条形码来管理每位老人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就能马上掌握老人的病情,并根据情况来调整下一阶段所选的康复项目。

每隔三个月,这里会有专人为老人进行复诊,评估康复效果,时刻关注在这里的每位老人的身心状况。

相比于普通养老院,蒲公英的做法让老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他们不用再坐等着被人照顾,而是主动走出房间,去找各种喜欢的游戏或者课程参与其中。

虽然在退休之后,他们再度陷入了赚钱、花钱的循坏之中,却重新找回了久违的“活着”的味道。

同时,养老院的局面也彻底被打开,老人不愿做的康复训练现在变得非常受欢迎。

每两到三个月,这里还会举行蒲公英高级俱乐部,居住在一宫市年满60岁的老年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具体项目有体操课、健康讲座、樱花观赏活动、卡拉ok锦标赛、蒲公英一日游等等,吸引了很多当地老人!

江古田之杜集合住宅
打破年龄圈层的社区养老新模式

综合性集合住宅社区,已经逐渐成为日本面对老龄化社会进行住宅设计规划的一种趋势,相比传统租赁市场下根据用户年龄层“精细化分”的养老院、单身公寓,综合性集合住宅又回归到了以往的“大家庭时代”。

不同年龄层,不同成长环境下的人,一起聚集生活在同一个社区,由此组成一个新的大型“家庭”。

位于东京都的江古田之杜集合住宅就是其中的典型,或许能为我国的城市养老问题提供思路。

老年人最害怕孤独,江古田之杜的核心,就是在保证隐私的基础上,创造一个不同年龄层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场所。

不止于年轻人之间的土嗨,年轻人可以向年长者请教经验,老年人可以在周围年轻人身上感受到青春活力。

比如最近,江古田之杜组织了定期的针对小朋友的语言会话教学课程,由有相关教育背景的老人,担任讲师。

江古田之杜集合住宅社区的房子,大致可以分为4类:面向高校学生的出租公寓、面向有孩子的小家庭公寓、面向健康老人的出租公寓、面向需要看护服务的养老中心。

为满足各类群体的需求,这里不仅有临时托儿所、幼儿园、图书馆,还有养老院、药店、独立工作室、事务所,以及24小时便利店和超市,是一个健全的“迷你版”社会。

江古田地处东京的中心地段,旁边就是池袋和JR中央线。写字楼林立,非常适合上班族通勤。

同时,浓厚的商务氛围,也让年长者感觉自己没有被世界落下。

但它不全是钢筋水泥混凝土,旁边就是江古田森林公园。

以前遗留下的树木被移植到了不同区域,向社区开放,并作为地区的防灾基地,进行抗震等灾难演习,还安装了应急电源、防灾仓库、防灾井等设施。

社区还有大型综合型医院,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看病就医都非常方便,甚至还有“客房”,专门为社区租户过来拜访的朋友和家人准备。

城市“孤独”问题的最大根源,就是大家相互不认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太少。

为了让大家走出来,流动并连接起来,江古田集合住宅中成立了专门的地区管理组织——生活实验室事务局。他们会定期组织举办音乐会、集市、节日聚会、防灾讲习等,让大家相互认识并交流。社区里有面向小朋友的活动中心,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在这里相互认识。

周围的咖啡店、小餐厅可以供人们周末在这里加班工作,或会见朋友。

小型的工作室对外出租,社区的人可以预定举办各种各样的沙龙和活动。社区中巨大、宽敞的食堂,也成为人们交流、闲聊的最佳场所。

相比传统养老社区,江古田之杜更像一个小型社会,鼓励老年人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价值,融入社会和社交,而不是过早地放弃人生。

日本的养老机构打破了人们对养老院的刻板印象,他把养老院变成一个温馨、体贴、充满活力与欢乐的地方,为老人们带来有滋有味的晚年生活。

未来,你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营造怎样的养老环境呢?


本文素材来源:一人一城微信公号、AssBook设计食堂、春树养老平台等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