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听障人士上法院咨询或打官司,往往因为没办法通过语言表达所要咨询或上诉的事情,与法官沟通困难,而影响法律问题的了解和法官办案,今后,这样的情况不会再发生了。
黄浦区法院今起试点手语翻译服务,听障人士上黄浦区法院打官司,或通过志愿者直接提供手语翻译服务,或可通过现场配备的手语翻译在线服务终端进行现场翻译,让听障人士像常人一样在短时间、快速了解到相关法律问题,办结上诉手续。
今天上午9点,听障人士熊女士一大早就来到黄浦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为同为听障人士的朋友咨询遗产继承纠纷法院立案手续。“家中老人过世,老人遗留下来的财产,亲戚们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如果向法院起诉,立案手续怎么办理?”陈女士询问后,手语翻译志愿者李琳把熊女士的问题转述给法官,经过短短10多分钟沟通、交流,熊小姐基本咨询到想了解的内容。
在黄浦区法院服务窗口熊小姐告诉记者,过去去法院咨询,必须用笔写下所要问的问题,法官也只能写下回答问题的内容,这样来来回回沟通非常吃力,花费的时间很长,因此有点怕来法院。有了志愿者手语翻译,来法院咨询等就方便多了。
据悉,黄浦区法院今天试点的手语翻译服务,除了可以根据需要提供预约志愿者手语翻译外,还将在现场配备手语翻译在线服务终端,在没有志愿者服务的情况下,通过在线服务终端,听障人士也能够与法官进行沟通、交流。
据市残联就业处副处长陈栋渊介绍,在法院诉讼庭提供志愿者手语翻译服务,以及配备手语翻译在线服务终端,是他们与市高院联手为听障人士提供的一项便民服务,今年将先在黄浦区法院试点,而后逐步在全市各级法院诉讼庭中推广。
“同时,市高院还将对诉讼庭法官进行‘你好’、‘请坐’等简单手语培训,让听障人士到法院之后就能享受到温馨服务。”
陈栋渊透露,市残联今年已经为银行、法院等服务窗口300多名服务人员进行手语培训,部分星巴克工作人员也进行了这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