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美妆博主之前,骆王宇是奢侈品牌销售,面对外界“不过是个销售”的评价,他为自己正言——“我不止是销售,我是销冠。”
骆王宇说,要成为销冠就一个字——“聊”,但背后实是对用户诉求的倾听与消化,然后面对用户更精准的输出与表达。他说,面对女性用户,千万别用“还可以”这三个字。
出生于1991年的叶音,是《这!就是街舞》第二季的全国冠军。叶正投身街舞事业多年,随着《街舞2》的热播,叶音走红,慕名前来工作室WiikSymphony学舞的人越来越多。有粉丝专程从外地赶来看他,索求签名。工作室设计的一批T恤,也在发售之后迅速脱销。
2020年,叶音还与钉钉合作了一个九宫格创意视频,双方沟通中“碰撞出了火花”,发现了彼此之间很多相通的地方,“商业并非是街舞艺术的禁区,就像生活和艺术并不矛盾。每一次商业创意idea都是在大家的讨论中产生的,都是艺术方面的心意相通。”
最近两年,新经济新消费的兴起,直播博主、网红品牌彼此起伏,新的消费故事不断在市场出现。
2020年,火热的直播带货浪潮,不仅让薇娅等主播成为全民皆知的电商红人,也涌现出一大批优质的MCN机构。
罗永浩交个朋友直播间背后的星野未来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童伟说,新型流量时代,“平台红利期不会是昙花一现,未来货找人的比例一定会逐步增加,拓展直播产品类目是必然趋势,不想被行业淘汰,就需要保护好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
今年以来,星野未来旗下的交个朋友直播间大概合作了1000个品牌、3000个SKU,销售商品1200万件以上,成交额接近20亿元。
12月4日晚,刘德华与导演邱礼涛携《拆弹专家2》空降薇娅直播间,当天卖出66万张电影票,创下的直播路演的销售记录。
薇娅背后的公司谦寻控股联合创始人&CEO奥利说,从薇娅“卖⽕箭”的营销事件到“为鄂下单”的系列公益直播,从T台秀场和直播间结合的“即秀即买”到打造“艺人供应链”的跨界联动。电商直播行业过去这5年的发展,通过各种破纪录的数字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新的玩法和创意。明年,谦寻还将在影视领域尝试更多的营销玩法。
谈及2025年的消费畅想,奥利表示,2025年一定会有比现在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多好的国货产品、更加个性化的产品生产方式、速度更快的物流,但对高品质的产品及⽅便、省心的消费体验的本质需求不会改变。
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费,餐饮、娱乐、旅游、零售……无数的行业受到冲击。在如此特殊的大背景之下,“生存”和“破局”成为众多消费企业与品牌在2020年最朴素的愿望。
高级餐厅做起了外卖,互联网平台开启“员工共享”模式、品牌CEO亲自下海直播、线下零售也在“倒逼”自己向线上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做出了电商、社群等形式的大胆尝试之举……
2020年新业态、新模式所引领的“新消费”,也驱动了数字化变革,发掘商业新人口,创造商业新供给,也带来商业新行为。
这两年,现象级饮品元气森林异军突起,如何做到的?元气森林副总裁宗昊以气泡水为例,两年时间推出了十几个口味,以满足“Z世代”在不同场景,不同心情的细分需求。而这,是传统饮品巨头做不到的。“元气森林抓住了线上模式的快速反应优势,通过数据回流和用户反馈把原有快消品从研发到终端的周期不断缩短,获得年轻消费者真正想要的产品,从而在短时间内推出短款产品。”
欧莱雅中国首席数字和市场营销官吴翰文说,如今消费者几乎都是手机不离身,他们生活在二次元和三次元的结合中,因此是“2.5次元消费者”。而他们的消费需求可以用4个方面形容:作为品牌要“吸引我”,要“帮助我”,要“便捷我”以及“了解我”。
“来的消费者很可能是多次元的消费者,有着更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他希望将来的消费更美好,能对整个社会做出一些贡献。”吴翰文说。
慕尚集团零售副总裁、GXG品牌总经理、电商CEO吴磊也表示,在无数品牌都要拼命“拥抱年轻人”的时代里,品牌也可以看看年轻后市场,主要指大学毕业以后、年龄段在25—35岁的人群消费市场,从学生步入社会,他们经历了一次身份转变和消费升级。吴磊认为,这部分人群的消费需求往往被追求年轻化的品牌忽略,存在较大的市场缺口,对于一些品牌而言,是很大的机会。
12月16日-17日由第一财经、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主办的“2020第一财经数据盛典”上,CBNData发布的《新消费引领下的“风”与“变”——2020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消费生态正呈现出十大变化:
报告显示,2020上半年国民可支配收入趋势呈深V型,在一季度明显承压。国民消费心态也随之变化:“把钱花在刀刃上”的理性主义态度成为主流,不仅体现在日常消费层面,也作用于理财和风险管理上。
同时,2020年健康消费的需求被空前放大,医药健康、滋补保健在消费者购物篮中的比重持续提升;同时,居家隔离、在家办公让“家场景”下的百货、宠物消费得到持续强化。
疫情催生了更有规划性的消费理财观念。超七成消费者表示疫情后会减少不必要支出,并在投资理财风险上追求稳健收益。
全民健康观念的升级,让健康需求加速向日常消费场景渗透,也让问诊等低频医疗场景向日常健康管理场景延伸。
居家隔离、在家办公使得“人与家”的关系更加紧密,也激发了国民对居住空间的升级需求。当家的概念向外延伸,“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在被反思,环保和可持续理念因为疫情加速渗透。「科技感」、「品质化」成家装升级方向。
根据CBNData《报告》显示,宠物消费以线上整体增速的1.5倍蓬勃发展,其中饮食升级、关注健康趋势凸显。宠物食品的功效趋于细分,增肥发腮、低敏化毛等需求增长快速。营养品作为细分垂类也持续增长,从销售领军品牌卫仕的表现上看,化毛、调理肠胃、维生素补充仍是消费者的主要诉求。
同时,消费者更愿为健康、可持续的品牌买单。有利于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植物基食品加速普及:燕麦奶、核桃奶等植物奶的细分品类快速成长;植物肉品牌不断推陈出新,以新素食旗下的蛋白小喵为例,“肉干”、“肉酱”等形式产品还原了食肉口感,自上线以来迎来快速增长。
焦虑蔓延2020,普罗大众何以解忧?隐忍翻身的“歪嘴战神”,“以牙还牙、加倍奉还”的《半泽直树》填补了大众的碎片化娱乐时间,而泛知识类短视频和云自习室则缓解了国民的知识焦虑。「爽感文化」成碎片时间的多巴胺配方
在疫情较为严峻的一季度,网络小说用户粘性显著增加,成为打发时间、疏解焦虑的渠道之一。以“赘婿反转”为典型的爽感题材开始走红,且大有出圈之势。从起初的网络小说,到短小精悍、爽点十足的广告,再到 B 站多题材的二次创作,一度成为现象级的内容形式。
疫情下的无接触需求催生了一系列数字化生活刚需,驱动文娱、办公、教育、医疗、买菜、看房等业态的线上化迁移。在数据沉淀和共享过程中,产业智能化迭代的雏形正在被孕育。
线下的文娱需求在疫情爆发后被限制,云旅游、云演唱会等线上形态的出现填补了消费者缺失的线下文娱生活。
在众多行业受疫情影响面临巨大压力时,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却频传爆单,增长惊人。在到家经济这场巨头同席的游戏中,声势浩大的热潮背后也暗藏着重重考验。生鲜电商迎来「第二春」与「下半场」。巨头all in社区团购,供应链体系成关键。
新生代消费者需求多变,但对品牌的忠诚度降低,这让需求捕捉与市场反应速度成为关键。如何借力优势、主动增添年轻基因成为成熟品牌们将面临的长期课题。
以90后、Z世代为主的新生代消费者正在成为消费的主力选手,他们有着全新的品牌心智——易被种草、乐于尝新;同时更关注品质与体验,而非品牌Logo带来的身份溢价。
面临消费者代际更迭,大品牌们需要敏锐洞察市场需求风向变化,借力自身的资源及流量优势,响应市场需求。国际品牌如可口可乐,不断开发助睡眠、0 糖、轻酒精饮料等迎合消费者新需求的产品。
根据CBNData《报告》,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关注度在十年间从 38% 提升到70%。一方面,疫情进一步培养了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知与需求;另一方面,内循环的政策导向、生产资源的倾斜也为国货崛起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国货食品和美妆赛道一骑绝尘,聚焦审美红利进行本土化改造。
电商直播成为今年“野蛮”生长的「新货架」,不断重构消费者从种草到消费的体验,也助力品牌逆势增长。CBNData《报告》显示,2020 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将破万亿,直播电商用户在网购用户中的渗透率至今年 6 月已达 41%。
受疫情影响,内容营销经历着转化焦虑,但同时仍有内容爆款实现了流量口碑与商业目标的双丰收。新消费时代,顺应风口、调性匹配、形式创新成为了内容营销的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