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潮牌与小杨生煎跨界合作?东华大学“海派时尚历史与创新”活动让人大饱眼福


作者:杨青霞 徐小雯 吴娅琳
编辑:杨青霞
时间:2020-12-22 15:59:11

街头潮牌与上海“老底子”味道小杨生煎的跨界服饰,颠覆刻板印象如艺术品一般的毛衣,由柔性的面料、立体的轮廓曲线与充满力量的建筑感构成的礼服……

今天,在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举办的“海派时尚历史与创新”系列活动让人大饱眼福,30余件近代服装和70余件当代作品集体亮相,静态展、沙龙秀、研讨会都散发着海派时尚的魅力。

百余件服饰参展 感受海派时尚的“古”与“今”

本次展览以历史与创新的对照,突出新旧变化,让观众直观地体悟海派时尚“古”与“今”的传承发展与变迁。

清代的男女吉服袍、民国初期文明进步的女性穿着的“文明新装”、民国时期上海摩登绸缎公司出品的精品旗袍、时尚前卫的现代女装等,穿过百年历史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海派时尚,尤其是一贯表现出的精致与新奇、优雅与拉风、西洋与本埠。

■从晚清到民国再到现代的女装变化

参展的还包括来自BOY LONDON、CM·Loose、鼎天、瀚艺、亨生、金枝玉叶、马克华菲、玛丽黛佳、蔓楼兰、三枪、雙妹、WECOUTURE、未识童装、闻所未闻、支晨、之禾、庄容等17家包括“中华老字号”、行业知名和东华校友创办企业精心挑选的海派设计作品。

这些作品都在悠久的、优雅的、优秀的大都市着装传统的基础之上,从设计、理念和裁剪都发生着一系列新的创意。

置身沙龙秀 领略新时代海派时尚的视觉盛宴

历史的摩登,时尚的魔呈现在同一视野下。

在传统服饰背景及散布于背景中的中国时装金顶奖设计师陈闻手绘的时装设计稿和插图营造的浓厚艺术氛围中,32位模特在展厅现场演绎海派现代时尚设计,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动与静的演绎,从历史到当下,灵动展现海派时尚的新特点。

■参与动态秀的海派服饰

用天然材质精心设计的白领通勤装、潮牌与上海“老品牌”的联袂作品、极具艺术设计的毛衣、柔性的面料、别有时尚风味的特殊礼服......这些都在沙龙秀一一呈现。

其中,马克华菲旗下街头潮牌Reshake,此次带来与“小杨生煎”的跨界合作特别吸人眼球,当街头潮牌遇见深受食客喜爱的上海味道,将时尚融入地道沪上美食,俨然别有一番风味,带来一道十足的时尚视觉“盛宴”。

■马克华菲ReshakeX小杨生煎跨界系列

思想的交流 碰撞出海派时尚文化的花火

在上海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服饰时尚作为海派的重要象征之一,是这座城市的文明符号,也是全国的流行风向标。

在明日举行的研讨活动中,专家学者将从海派的视野讲述了海派时尚的历史继承和当代创新,进而探寻海派文化在时尚中的传承轨迹。

研讨会以“海派的视野:设计、时尚与审美”为主题,开展多维度的学术研讨。

在预告采访中,苏州大学教授、博导李超德告诉记者,“时尚背后必须要有一种强大的文化和学术支撑,科学和艺术从来都结合在一块,历史的前进步伐一直是以一种快速演进的方式在前行”,提到时尚与上海,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夏燕靖认为,“时尚之于上海的城市面貌,上海的城市生活,尤其是上海的设计,都有着引领的巨大作用”;作家、时尚评论家王唯铭将以海派建筑为切入点,回溯上海历史,东华大学教授、博导卞向阳和刘瑜将带来“时尚生态体系下的海派时尚”“女性的‘海派’与海派的‘女性’等主题分享;从海派时尚的实践到理论,为未来中国及上海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的时尚产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可资观照的坐标与借鉴。

本次系列活动策展人、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说道:“海派时尚,是上海的真正诗意,也是城市历久弥新的活力所在、魅力所现、精神所存、品格所有。本次展览,充分展现出东华大学关于海派时尚学术研究和理论引领方面的优势,通过实物展览和学理讨论,深入挖掘海派时尚内涵,为上海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观照。系列活动站在当代都市文明和商业文化的立场上打量海派时尚的历史与未来,用现代人的语气讲述城市流行文化的发展故事,将成为一个在上海时尚之都建设历程中的标志性创新事件。”

此次系列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东华大学、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联合主办。

近年来,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依托东华大学特色优势学科,致力于传统纺织服饰文化的传承、当代服装艺术和时尚文化的守护,不断推动包括海派时尚文化在内的优秀服饰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上海以新发展格局擘画城市的新未来。

 

图片:校方供图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