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大楼、思南公馆、美琪大戏院……沪上老建筑如何能修旧如旧?这个展览为你揭秘!


作者:吴琼
编辑:吴琼
时间:2020-12-25 19:22:50

在魔都,当然不乏时尚现代的高楼大厦,但像武康大楼、思南公馆、荣宅、旧上海市图书馆……一栋栋海派历史建筑才是让人百逛不厌的“打卡地”。

■旧上海图书馆

作为上海的文脉,老建筑镌刻着城市的记忆,也牵动市民的目光——从2017年的思南公馆到2018年的陈望道故居,再到2019年的武康大楼……每当有一座老建筑修缮完成的时候,总是引起一阵打卡热。

■15个历史建筑获得2020年上海首届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

这些修旧如旧的老建筑,带着我们再次真实地感受老上海文化风情和繁荣景象。

那么,如何在修缮的过程成做到修旧如旧的?

周到君在“百载重光——上海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特展”上看到了“施工现场”,真实地感受到了上海对于历史建筑修缮和保护的细致用心。


逐个打磨,拼成完美马赛克地坪

马赛克地坪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作为上海老建筑地坪中经典式样,常被铺在老房子的入口处作为装饰。

■一块块四角或六角形的小瓷片镶嵌拼接,变幻出万千组合。/资料图

对于地坪马赛克的修复可不容易,至少要经过11道流程。

首先定位出马赛克地坪损坏的具体部位,凿出并且清理干净。

然后找到相同材质和颜色的新的马赛克来修补。

当然,修补之前,还要按照本身破损的情况,对新的马赛克细致打磨。

再把打磨好的马赛克放进坑里面去比对、拼凑。

最后还要把形状和颜色都对得上的马赛克固定,用白水泥加入少量建筑胶粘合铺平。

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修缮效果。

同样考究的地面:水磨石

水磨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两年,作为一种颇有品质的复古元素,水磨石地面在家装界颇为流行。

用水磨石来代表复古元素再恰当不过了——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建造的中西式建筑里,已有它的身影。

■美琪大戏院的“水磨石”地面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老建筑的水磨石地坪可能会出现缺损、起壳的现象,所以在老建筑的修缮过程中,当然免不了对水磨石地面的修缮。

相比马赛克地坪,水磨石的施工步骤少一些:嵌条分隔→压密骨料→打磨露面→上蜡打光。

不过,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首先就需要仔细分析老建筑里原本的水磨石地坪的水泥、水泥标号以及石子粒径范围,找到和原材质相同的水泥和粒径接近的石子。

然后再切割老建筑地面上缺损、起壳的部位直到基层,修缮到上蜡打光的步骤还没结束!

■水磨石地坪共分为4层

之后还需要用草酸清洗表面,调色、修补,让新的水磨石地面和原有的地坪色差达到最小。

最后再涂上保护剂,完美的水磨石地坪修缮才真正完成。

鹅卵石墙、清水砖墙,是这样修缮的

思南公馆的鹅卵石墙

手捧一杯咖啡,坐在户外的沙发,看到和煦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梧桐树叶洒在思南公馆的鹅卵石墙面上,你大概会明白为什么思南公馆会成为沪上网红打卡地。

■思南公馆

展览上,周到君也揭开了这些颇具质感的鹅卵石墙面的“真面目”——

■思南公馆“鹅卵石”墙面下的构造

对于鹅卵石墙面的修复可不仅仅是补上掉落的石子那么简单。

首先,需要全面清除外墙上寄生的植物,把墙面清洗干净,然后才能查到鹅卵石墙面缺了哪些部分。

接下来就是石子浆料配制;

■展览上展示的各类鹅卵石石料

红砖基层处理后,涂抹上砂浆;

接着整面墙甩石子、拍石子、局部嵌补石子;

最后就是进行石子表面积浆的清理。

✌️[终于结束了]

上海总商会的清水砖墙

2018年修缮竣工的上海总商会,最吸引人注意的特点之一,大概就是它的外墙面了。

而在修缮过程中,设计施工两大重点之一,就是外立面清水红砖墙。

■以“清水砖墙”为外立面装饰的上海总商会

其实像这种红砖墙,想要焕然一新并不难,但做到修旧如旧就考验修缮技艺了。

修缮过程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拿一块新的红砖补上残缺之处,而是通过做出一面面完美的清水砖墙,来拼凑出完整的外立面。

■清水砖墙从贴砖块到砖面修复到勾勒砖缝……一步步修缮过程

看过这些老建筑的修缮过程之后,你是不是和周到君一样,对那些修旧如旧的老建筑,在风格、外貌上的审美欣赏之外,还多了更多的温度感和珍惜。

■修缮过后的武康大楼

当然,还不能忘记赶工期的情况下,还一丝不苟、辛苦完成修缮工作的工人。

还能看到老建筑的砖、柱、瓦原件!

除了一栋栋老建筑的修缮过程,展览上还有地砖、瓦、滴水兽……老建筑构件的原件。

■1878年徐家汇天主堂的地砖(原件)

■徐家汇天主堂的滴水兽残件(原件)

■跑马总会旧址的楼梯栏板花饰(原件)

■蝴蝶瓦(天下蝴蝶,沪语谐音“天下无敌”)

■老电梯上的铁艺装饰

■铜制执手

以上这些展品多数由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各会员单位提供。

它们的珍贵之处不仅仅在于历史悠久或是独一份的老物件,更多的是从这些造型或奇特、或优美的装饰中,可以看到老房子的种种细节,上海人的审美密码或许就深藏其中。




“百载重光——上海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特展”正免费开放,就在闵行区博物馆。共有展品86件,历史原物48件,90%以上的展品为第一次对外展出。

专业的文物修缮工艺、好看的建筑构件、感动的工匠精神、优秀的案例,让你似乎亲身经历一回“在博物馆里修文物”。

还不快去看看?

展览地址:闵行区新镇路1538号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19日-2021年4月20日
开放时间:10:00—15:00(14:30停止入场)周一馆休
展览门票
:免费,需预约
预约方式:闵行区博物馆官微
交通:地铁9号线七宝站、10号线航中路站,公交709路、739路等。

视频:吴琼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