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父母帮买房属于个人财产?中介圈流传的“《民法典》笔记”靠谱吗?律师来划重点了……


作者:李晓丹
编辑:李晓丹
时间:2021-01-05 19:15:12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式施行。

连日来,沪上不少中介在朋友圈转发一张图片,图片标题为“2021年民法典新规,有关房子了解一下”,标题下方列取了《民法典》中有关房产的15条信息,例如:婚前父母帮买房,属于个人财产;侄子侄女可继承叔伯遗产;因卖方原因,房子无法过户的,买房有权解除合同……

《民法典》涵盖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广受关注。中介朋友圈中转发的图中内容信息量很大,每一条都总结精辟,那么,这些内容表述是否准确呢?

上海赵洪升律师事务所赵洪升主任告诉记者,这15条信息其实很多都要有前提条件的,只能做简单参考。中介圈中流传的这张图片内容可能是便于宣传而做了一定的截取,具体案件还要具体分析,没有那么简单。

婚前父母帮买房属个人财产?

“图表中所列内容只能做参考,具体案件审理时标准绝非如此简单,很多需要一定前提条件。”北京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葛志浩表示,

‘婚前父母帮买房,属个人财产’有一定前提。

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婚姻与房产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与《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7件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规定的原则处理。

什么情形下可继承叔伯遗产?

赵洪升律师以图片中“侄子侄女可继承叔伯遗产”一条为例解释说,《民法典》继承编扩大了“代位继承人”的范围,但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侄子侄女都可以继承叔伯遗产。

‘代位继承人’要求被继承人生前没有设立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即在法定继承条件下,既‘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也就是被继承人去世时没有配偶、子女(包括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和父母;同时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形下,才发生侄甥代位继承。”

所以,想要全面了解《民法典》,建议大家还是要从权威途径。

延伸阅读

关于买房卖房,房屋产权等,《民法典》有怎样的全新定义?赵洪升律师对此进行了梳理:

01 关于禁止跳单

《民法典》规定: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

02 关于“居住权”

《民法典》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求。”

《民法典》通过第366条至第371条共6条法律条文新设“居住权”,房屋所有权以外的人设立“居住权”,须经过登记生效。带有居住权的房子原则上无偿设立(当事人另有约定除外)、不能出租(当事人另有约定除外),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

03 关于“70年产权”

《民法典》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是70年,到期将自动的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目前对于续期需要缴费的标准、实际是否需要缴纳费用暂未明确。另外,商办40年产权到期后是否可续期,尚没有统一适用的规定。故在此提醒购买房产一定要注意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

04 关于“抵押房产转让”

《民法典》第406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