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浦东有哪些新公园、新博物馆可以逛?一起来“先睹为快”!


作者:周到君
编辑:周到君
时间:2021-01-11 16:39:38

2021年转眼就到了。

新的一年,当然要去新的地方啦!

今年,浦东建成且即将建成

不少新公园、新博物馆

届时,市民游客们就可以去打卡啦!

那么,具体有什么好去处?

一起来“先睹为快”吧!


合庆郊野公园

本月1日,合庆郊野公园正式开园试运营。作为浦东第一座郊野公园,同时也是“三年环保行动计划”的收官之作,该项目由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作为建设主体,浦东建管公司负责工程代建。

据了解,合庆郊野公园规划总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工程位于合庆、曹路两镇,占地面积约1.67平方公里,北至锦绣东路、西至G1503、东至人民塘路及朝勤路、南至张家浜及奚阳公路。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绿化、水系、道路及相关配套工程。施工过程中克服了体量大、时间紧等难题,在各方的沟通、协作下,如期完成了节点目标。
合庆郊野公园景观结构规划以“一轴、一带、三片区、两核心、多节点”的形式展开:

● “一轴”为景观主轴,近南北走向,与整个合庆郊野公园的纵轴相接,连接锦绣东路与奚阳路,两核心便由这一主轴串联。
● “一带”为张家浜滨水带,近东西走向,以张家浜河道为基础,打造两岸景观,向东直至东海,形成东西向地理上及景观上双重的绿化带。
● “三片区”分别为森林、农田、果园,三片区由一轴一带分隔开,由自然基底用地现状所决定,并各自形成具有特色的节点。
● “两核心”分别为美丽乡村文创核、果园观赏产业发展核,南北呼应,成为主轴上两大亮点。
● “多节点”包括田园驿站、农业科普主题园、森林氧吧、田园客厅、地杰农庄,火龙果园以及勤奋村公园,共7个节点,分布在主轴两侧,成为除核心景点外的重要节点,提供活动及观景停驻点。

合庆郊野公园景观氛围浓重,田园驿站、生态涵养林等重要景点也更加突显地域特色,郊野公园与乡村风貌有机交融,也为周边百姓和全市人民提供了一个可游、可玩的新去处,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Tips:郊野公园没有围墙,靠近朝勤路的张家宅可进)

上海博物馆东馆

好消息!2020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博物馆东馆新建工程项目顺利实现主体钢结构封顶,为今年完成工程建设、移交展陈装修、2022年正式开放打下了扎实基础。

上海博物馆东馆是“十三五”时期上海市建设的重大文化项目。项目选址浦东联洋社区10号地块,西临杨高南路、北临世纪大道、东临丁香路。占地面积4.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1.3万平方米,拥有地上建筑6层,地下2层。

上海博物馆东馆新建工程主体钢结构封顶现场图
该工程于2017年9月开工,项目部完成了近3.2万平方米地下室结构施工以及主体结构总量高达2.8万吨、最大跨度达43.2米的钢结构体系吊装、拼装作业。过程中采用了BIM和3D打印等技术,将复杂钢结构节点逐一分解,为钢构件吊装和混凝土浇筑配合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建设中的上博东馆建筑整体呈矩形体块,造型简洁挺拔,覆盖立面的大理石表皮蜿蜒包裹宛如大海波涛起伏,既暗合上海这座城市“海陆交汇”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上海“勇立潮头”的海派精神。建筑立足于城市空间整合和内部功能组织,改进了常见的博物馆封闭式流线设计,将为市民带来一座全新的开放型博物馆。

据了解,东馆建成后,不但能大大提升上海博物馆文物收藏的展出比例,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也能与周边的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图书馆东馆、世纪公园等文化设施形成集群效应,成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博物馆东馆将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和参观体验。开放式的文物修复展示使得博物馆的日常后台工作得以呈现在公众眼前。此外,东馆还将更加注重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借鉴国外自然科技类探索馆经验,专门增设了针对青少年的体验空间,使孩子们能在互动体验中增加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认识。另外,还将有更多的教室、图书阅览、数字影院等设施对公众开放。
未来,坚守打造“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为发展目标的上博东馆,也将坚持这一定位,以常设展为主,重点展示优势门类,构建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并增强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色,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及教育体验功能。

上海博物馆东馆概念图

世博文化公园

世博文化公园将于今年与大家见面。市规划资源局、市规划院介绍说,这片近2平方公里开放共享的大型公共绿地,在规划上从“世博”、“文化”和“公园”3个角度进行诠释和演绎。建成后,这里不仅是一处可供观赏游憩、服务周边市民的公共绿地,更是一个开放共享、功能高度复合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PS:下面介绍的是规划示意方案,建成效果以建设实施方案为准。)

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公园除保留的世博场馆、必要的公园配套服务设施和园路场地外,规划将公园中110公顷用地用于绿化种植,占公共绿地面积的70%以上,锚固公园生态本底。其中,近90公顷用于种植3万多棵高大乔木,形成高密度中心城巨大的绿肺森林,构建黄浦江生态走廊上的绿肺核心。


上海中心城主要公园分布及世博文化公园规划演变

还将打造随季节而变换形态的湖区湿地、星光草坪、七彩森林以及生态双子山,堆山理水融入地区生态格局,营造多样生境、融入城市生态网络的同时,也提供了四季变换的场景,让人与自然亲密接触。

除外,还将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设施规划,打响“文化”品牌,塑造公园之魂。如设置集城市形象展示、专业功能、市民日常活动于一体的文化设施,提升城市中心区功能复合,体现上海“人文之城”全球城市能级。大歌剧院,定位为集创演、教育、交流于一体的国际专业歌剧艺术舞台,高品质城市公共文化客厅。最终,将世博文化公园打造成为后世博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生态系统。

世博文化公园的特色还在于传承“世博”精神,延展公园之脉。作为世博记忆的直接空间载体,充分利用4座世博保留场馆进行功能置换,引入先锋文化、生态展示、公园服务配套等多元功能,同时改造户外场地,打造弹性生态创新季展区,成为世界生态理念发展的风向标。以及软化世博分区道路,改造为线性花园,延续世博肌理。通过整合,规划形成一座“生态自然永续、文化融合创新、市民欢聚共享”的公园。


世博文化公园总平面图

从“顶层设计”到“建设实施”,未来的世博文化公园将全过程规划引领。以丰富内涵奠定公共活动中心的基础。落实城市发展目标,策划多元复合的三大设施,打造城市重要公共活动中心。从公园整体功能策划和景观塑造出发,以三座高级别文化设施为核心,塑造多元功能复合的公园公共活动节点,让世博文化公园成为经典歌剧、流行音乐、潮流运动爱好者的欢聚乐园。

文化艺术中心策划以大歌剧院为中心,结合场地设计,联合打造森林音乐会、草坪音乐节、户外剧场等,构建黄浦江沿岸艺术高地和城市客厅。

马术公园:规划从公园交通组织、景观视线、隔离屏障以及高级别马术赛场空间需求等角度出发,明确核心的国际马术中心建筑功能分区,引导功能分时开放共享。

温室花园:以保留的上钢三厂构架为基础,结合公园整体目标定位,策划室内外生境展示分区,将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和公园功能、景观、游憩场所设置有机融合。


世博文化公园整体鸟瞰示意图

2021年

让我们一起期待

这些新公园和新博物馆吧!

最后,周到君提醒大家:近期出游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同时记得添衣保暖,一起平安快乐地去打卡吧!

视频剪辑 赵星博

图片:受访者提供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