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是推动景区迭代升级、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尤其是疫情之下, 数字化服务重要性凸显。
今天(19日),市消保委主题乐园专业办公室会同浦东新区消保委发布《上海热门文化旅游景点数字化服务评价报告(2020)》,对全市50家热门景点的数字化服务进行了综合评价,总体得分较去年有明显上升。
本次评价选取了全市50家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点(大型乐园15家,小型乐园10家,博物馆16家,古镇4家,公园5家),通过模拟普通消费者线上体察和景点实地体察相结合等方法获取一手数据,从基础信息提供、在线服务能力和数字化场景覆盖等3个方面、26个细分维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报告显示,上海文化旅游景点单位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积极提升数字化服务能级。景点数字化服务平均分从2019年的80.81分提升到2020年的88.16分,有了明显进步。
其中,公园类景点的数字化能力提升较快,平均分跃居第一,接下来依次为大型乐园、小型乐园、博物馆和古镇。不过,评测发现,上海铁路博物馆是所有50个评价对象中唯一没有任何线上入口的景点,拉低了博物馆类景点的平均分。
在线服务能力成为景点数字化提升最快的方面,上海热门文化旅游景点已普遍具备线上购票、预约、退票和在线咨询能力。如宝燕乐园、上海震旦博物馆、醉白池等景点。
在各大景点具体得分和排名中,东方明珠、上海动物园和上海震旦博物馆成为2020年数字化能力提升最快的景点。东方明珠由2019年得分64分提高到2020年得分87分,新增线上购票、退票、入园预约等内容。
上海动物园积极利用公众号和抖音等平台,通过线上直播等形式宣传,其排名从2019年的第14名跃居为与上海迪士尼等并列大型乐园类第一。上海震旦博物馆增加在线咨询、线上购票、线上退票、入园人数更新等数字化内容,从2019年博物馆类的第14名跃居为2020年第1名。
另外,在大型乐园中,综合各项数字化得分排名,迪士尼蝉联榜首。小型乐园得分榜上,上海中心领跑。
消保委在体察中发现,今年各大旅游景点在移动端入口已经普及。2019年,文化旅游景点数字化主要以网站为主,2020年,除上海铁路博物馆外,其余49家景点都有微信公众号,还有48%的景点同时提供功能强大的微信小程序服务。
另外,景点更加注重用新技术对数字场景的打造,68%的景点已经使用直播、VR等新技术。如宝库匠心博物馆开设“宝库直播间”,上海欢乐谷、杜莎夫人蜡像馆等设有线上VR体验。
通过连续两年的评价,上海热门文化旅游景点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呈现三大特色:一是用数字化加精细化打造“小景点、大文化”。二是用数字化加人文关怀体现服务的国际水准。如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智慧世博馆”导览小程序专门针对特殊人群研发无障碍辅助导览模式,运用“口述影像”重构导览词等方式,帮助盲人游客独立完成信息查阅和参观游览。三是利用数据驱动实现下上线下融合。
下一步,市消保委将针对本次评价发现的古镇类景点数字化能力相对较弱,部分景点线上入口分散、信息碎片化,个别景点线上内容更新不及时和APP无法下载等问题,向景点单位进行反馈促进其改进,同时组织景点单位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升。借助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平台开展宣传以扩大影响,助力上海成为长三角地区文旅消费优选目的地;同时向长三角各地消保委复制推广上海热门文化旅游景点数字化服务评价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