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欧冠八强尘埃落定。绝代双骄梅西和C罗自2004/05赛季以来,首次双双无缘欧冠八强。
岁月无法阻挡哈兰德、姆巴佩等年轻小辈的崛起,欧足联更是罕见地将哈兰德认证为“新的欧冠偶像”。
关于哈兰德,这位生于千禧年的小魔人,在欧冠赛场上连续刷新纪录,被视为下一个大罗、第二个莱万......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足坛统治者。
欧洲金童的背后,站着一对非凡的父母。
哈兰德出生于冠军之家,爹妈都是挪威体育界的名人。
父亲因格-哈兰德曾34次入选挪威国家队,参加过1994年美国世界杯。
因格-哈兰德同时是前英超著名球员,效力过英超利兹联队、曼城等球队。
2000年哈兰德出生,其父当时正在利兹联效力。所以,哈兰德从小是在球场边长大的。
老哈兰德与基恩在比赛中
母亲格里-玛丽塔-布劳特也是挪威田径界响当当的人物,曾夺得挪威全国七项全能冠军。
练过七项全能的都知道,这项赛事比的是100米跨栏、跳高、跳远、铅球、标枪、200米、800米等七个项目,对运动员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布劳特能夺得全国冠军,可见其综合素质多么优秀。
父亲是国脚,母亲是冠军,良好的基因,遗传到哈兰德这儿,就是运动天赋异禀。
姐弟三人都是运动健将
2002年,哈兰德2岁时,老爸就因伤退役了,当时他年仅31岁,非常年轻。
后来,哈兰德带着妻儿回到挪威,开始专心培养儿子。他并没想到,小哈兰德能如此优秀。
起初,哈兰德的爹妈对孩子们从事哪项运动并没有明确规定,反而是让他们尝试了几乎所有项目,包括田径、滑雪、球类等。
等到哈兰德5岁时,小家伙玩了一次跳远,就把爹妈给惊呆了。因为他的立定跳远距离达到了1米63,远远超过了其他同龄人。
“后来我才意识到他打破了这个年龄段的世界纪录,”老哈兰德说。
发现哈兰德的潜质,夫妇俩并不着急,仍然带着孩子们滑雪、玩手球,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
大约在哈兰德9岁的时候,开始和朋友们去球场独自练习抢球,教练虽然每周和他们一起正式训练几次,但年幼的哈兰德仍不满足。
这时候,哈兰德似乎对足球的态度开始认真起来,老哈兰德意识到了这一点。
“因为他和队友们主动组织一些训练,这才是重点,我不需要逼他,”老哈兰德说,“对他而言,没有什么比训练更有趣,他渴望变得更好。”
“那时候,他们带了一些三明治,整个周末都待在训练场,什么事都自己做。”
成名后,哈兰德曾谈到成功的秘诀,他说自己始终抱有乐观态度,享受每一场比赛。“足球是我的最爱。”
而这与父母尊重他的选择,密不可分。
10岁左右,老哈兰德给儿子找来了教练伯恩森,后者决定把这个小男孩放在大孩子堆里,让他跟大孩子们一起训练。
因为身体对抗不占优势,哈兰德必须自己想办法战胜对手,在这样的刺激下,哈兰德进步飞速。
当然,哈兰德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是:贪吃。
踢到16岁时,哈兰德把儿子送去了挪威的莫尔德俱乐部,在那里,有一位叫Tante的厨师,让哈兰德胃口大增。
“她总能做好吃的东西,”哈兰德说。
彼时,他的身高已经长到了1米87,体重达到73公斤,但在那里一年后,他就突然长到1米93,体重多了20公斤。“我吃得像个疯子一样。”
就这样,球场上出现了公牛一般横冲直撞的哈兰德。
他的身体素质好得让队友都害怕。
能把队长罗伊斯“举高高”。
进球后,抓着多特蒙德队友的肩膀,晃来晃去。
台词:“老弟,别晃了,我快散架了”
他说自己最爱吃德国的炸肉排,但大胃口并不是成功的全部。
从父母那里,他遗传了最重要的品质:永不满足的进取心。
18岁那年,哈兰德代表挪威打U20世界杯。
对阵洪都拉斯的比赛,哈兰德上半场打进4球,却不开心,一脸懊丧。后来,他在下半场又打进了5个,还是不满意——这就是哈兰德的特点,从小就对进球孜孜不倦。
不管进了多少个,他总想再进一个。
原生家庭或许是成功的基石,但没有后天的努力,照样达不到世界巅峰。
据说,他年纪轻轻,却相当自律,还向C罗看齐,严格规定自己的作息时间和饮食,把睡觉和训练看成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国家队的队友说,哈兰德每天的起床铃声是冠军联赛主题曲,室友一开始不习惯,后来每天都在这首歌醒来。
很难想象,这是20岁年轻人的日常。
在家里,哈兰德排行老二,哥哥阿斯特和妹妹加布里埃都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兄妹三人经常一同逛街。
值得一提的是,哈兰德还有一个厉害的小表弟贾亚兰德,是母亲家族的孩子,目前在挪威青年联赛拥有超高人气,被视为第二个哈兰德。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想不优秀都难。
“我未处于危险中,因为我就是危险的存在!”多特蒙德用《绝命毒师》的经典台词,比喻哈兰德的存在。
他已打破了多项纪录:
德甲首秀中,以替补身份完成帽子戏法;第一位在前25场德甲比赛中打进25球的球员;在德甲上演大四喜最能年轻的球员,对手是柏林赫塔;获得欧洲金童奖....
即使荣誉加身,这个年轻人依旧思路清晰,谦逊可人,直言获得这些个人奖项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我想要团队荣誉,要奖杯。”
当梅罗渐行渐远,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足坛,哈兰德已经让人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