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协和双语高级中学古北校区的高三年级今年捷报频传,平均每位学生收到3.7份大学录取, 95位学生中, 77位学生获得至少一份全球前100大学的录取。他们敲开了牛津大学、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帝国理工大学的大门,这些世界名校为什么录取了他们?他们又是凭借怎样的努力,进入了名校?
他将步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用音乐创作诠释自我
容诣朋(Cody Rong)凭借着出色的个人音乐作品集,收获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电脑音乐专业的offer。在作品集中,容诣朋呈现了4首创作曲,其中2首为先前的创作作品,另外2首是他在申请音乐学院前2周内精心制作而成。
“本来可以4首都从之前的作品中进行选取,但我还是想重新创作,体现音乐风格的不同和转变。”容诣朋在通过和专业老师的促膝长谈后,下定决心,不管时间多赶,也不顾工作量的繁杂,都要把代表自己风格的音乐做好。
“歌曲都是根据情境创造的,比如我们坐在夕阳下,有的关于日常生活,也有的是情歌。”阳光男孩容诣朋谈到自己的作品时,脸上洋溢着自信。从初三音乐课上的初次接触音乐制作,到如今的在生活中无时都充实着节奏和灵感,容诣朋直呼自己最爱的就是音乐制作,“自己做歌,是开心的事,不是负担。”
在提交完作品集后,面试如约而至。“我很健谈,作品集被教授很认可,这可能是我被录取的原因。”在面试中,容诣朋向面试官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见解、中意的音乐种类。“我在不断地输出信息,教授也在给我信息。”
刚开始,容诣朋从体制内小学转入协和后非常内向,而初三这年接触到了igcse课程里的音乐给他打开了创作的机会。“创作使我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也使我收获了许多朋友。”现在的他也变得更为自信,经历了性格上从内向到外向的转变。
“我从小学就有对音乐的创作欲望,我很快对此沉迷,花了大把时间自学。”某些时刻心情的诠释、对事物的思考、对宇宙的展望等等成就了他创作的灵感。灵感与创作途径的结合,使他逐渐积累起了作品,有一些优秀之作也发布到了网上。
“我有条学习妙计,不知当不当讲?”在同伴的催促下,容诣朋笑着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之前有段时间他不想学习,只想“划水”,一回到家就很累。他就选择用早睡早起的方法来度过瓶颈,“我会很早就睡觉,定明早4、5点的闹钟,起来完成作业,感觉很有效率。”
牛津大学音乐系才女,小提琴是利器亦是益友
和容诣朋在高中同上一节音乐课的张葳葳(Diana Chang)即将步入牛津大学,就读音乐系表演类专业,小提琴是她的利器,亦是她的益友。
回忆起自己的求学路,张葳葳觉得自己起步非常晚。“尤其是在小学时,别人会朗读课文时,我才刚识几个中文字。”她也因此曾质疑自己的能力,但小提琴的出现带给她活力和更为多元的表达空间。
小学时期张葳葳加入学校的小提琴社团,参加日常的学习训练,对于小提琴的好奇与情感依附日渐增长。“后来父母为我找了位老师,我們不从识谱和乐理开始,而是更专注于於听和诠释音乐。”张葳葳表示自己在那段刚接触小提琴的懵懂时期,比起技艺,更注重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在音符之中,对往后音乐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当然,在琴艺还停留在初学阶段无法突破时,她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和失落。《奔腾年代》这部电影给了她启示,“我觉得自己就是海饼干、心中总有不服输的精神。”上了中学以后,她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机会投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学校乐团和舞台上崭露头角,这使她在琴艺和功课上慢慢取得了进展。
通过不懈的磨练,张葳葳获得了牛津大学音乐系的认可。“当初填报的时候,我按排名选了5所大学后,便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全投注在练琴上。”明确的目标、日以继夜的练习,所有的努力在最后上传的5分钟的表演视频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面试中,牛津大学教授对于乐理进行了大量考察,张葳崴一一解答。“当时进行了4场面试,每一场都很耗时也很累。”如今,她收获自己心怡的申请结果,除了开心,她表示就像电影中汽车老板所说的 “未来才是终点线(The future is the finish line)”也提醒着她,这一切只是起步,要把目标放在未来,不断努力。
她去康奈尔大学主攻土木工程,在文书中畅谈女权思考
程诗捷(Catherine Cheng)虽然是一个女孩,却立志主攻土木工程,她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系录取。程诗捷自小就身处自由开放的家庭,父母并未多加干涉她的学习,不会给予额外的压力。
但她对自身高要求。“如果能考到A加,但我只考了A的话,心里会有点不开心。”有着强自主性的程诗捷不偏科,选课时她在文理之间徘徊,父母建议她学习一些和未来时代挂钩的内容,经过考量,她决定学习土木工程。
上海协和双语高级中学古北中学校区升学指导朱亦欢老师介绍道,程诗捷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撰写文书上。在她的文书中,表达了对于女权主义的思考和理解,她认为性别并不是决定任何事物的因素,而这是很多人都忽略的问题。“在她的文书中,可以看到她的思想深度。”
在一次修学分的夏校中,程诗捷前往康奈尔大学参加夏校的活动。“平时很少见到昆虫,那次,在洗澡的时候,一抬头就看到天花板上有蜘蛛,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在那个夏校中,程诗捷结识了许多教授,和他们探讨了有关土木工程的相关问题,教授很认可她,为她撰写了推荐信。
程诗捷高中阶段还进行了一段华夏壮游,顾名思义,是背着书和行囊作为背包客的徒步旅游。“我是和同龄的伙伴们一起前行的,造访了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意义的地方。”从泰安到敦煌,她完成了一次3000公里的历史行程。
这次徒步旅行对她来说是青春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出发前,《上官婉儿》、《文化苦旅》这类的书让她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人物和一代代人坚守的信念,而《黄河之旅》更是让她看到了外国人对中国历史的亲身探索与感受。
在旅途中,她攀登了泰山来见证华夏文化的诞生;坐着羊皮筏子漂流于黄河之上,零距离接触孕育了华夏文明的黄河;在嘉峪关见证了自秦汉以来战争时抵御外敌的宏伟建筑;在丝绸之路上充满壁画的莫高窟里感受千百年前的中国人留下的痕迹;漫步于汉长城;在鸣沙山上观看中国与世界相连之路。
这段旅途让历史成为她的底蕴,成为不会改变的底气,成为一种精神信念。“我在中国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力量,找到了文化身份的自信和认同。”
她撷取伦敦帝国理工大学橄榄枝,业余爱好竟然是打拳击
林芮敏(Rebecca Lin)获取了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生物系的录取通知,她表示自己在文书中展现了对生物的热爱与理解,受到了大学教授的认可。“我一开始学习的是经济学,随大流,等长大了之后,我开始接触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林芮敏对生物愈加沉迷,她发现生物是很一门神奇的学科,比起经济,生物更加适合自身。
固定学习是林芮敏的特长,她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秘诀,视觉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效率。举例来说,在做笔记时,可以穿插思维导图,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是整个系统,其下的每个章节都能串联在一起,利用视觉元素和富含逻辑思维的导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始林芮敏是从学校国内部转过来的,英语水平以及能力不够好,而这造就了她曾经比较内向以及不自信的性格。而在阴差阳错之间,她认识了拳击,这个运动让她更敢于去坚持以及突破自己,并学会了在焦急时刻也保持头脑清醒,毕竟拳击中也需要自己头脑清晰的分析,才能够赢过对手,而不只靠蛮力。
“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个对女性来说很暴力的运动,但我不这么觉得,我觉得很酷,想挑战。”赢过对手,而不只靠蛮力,它所带来的是一种坚持以及不认输退缩的精神。“这也使得我自己逐渐变得自信,不轻易对困难认输,在学习上也同样适用。”
在谈到以后前往外国学习时,一旁的同学笑着和她说道,“去了英国,也继续打拳击吧。”
协和古北:目前,约77位学生获得至少一份全球前100大学的录取
上海协和双语高级中学校长David Walsh,分管协和古北、协和虹桥、协和教科等校区,他表示,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一直以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年这份录取单的数据真实可靠——
据官方统计,截止3月22日 (录取仍持续进行中),协和古北校区本届毕业生大学录取情况总结如下: 12年级毕业班人数: 95, 获得大学录取通知Offer总数: 346。77位学生获得至少一份全球前100大学的录取,81位学生获得至少一份全球前110大学的录取,平均每位学生收到2.7份全球排名前110位大学录取。纵观整届学生, 平均每位学生收到3.7份大学录取。
其中:全球前30大学Offer数: 86;全球前100大学Offer数: 209;全球前110大学Offer数: 216。
美国本土前30大学Offer数:20;英国本土30大学Offer数:132。
( 全球排名与本土排名对照: 美国本土排名前30等同于全球排名前110。)
总校长卢慧文:“你可以让猴子去爬树,却不能强求鱼儿去学习爬树,你反而应该赞美鱼儿在水里优美的泳姿……”
不仅仅是今年协和古北校区多名学生被名校录取,去年浦东协和也有多名学生收获名校的橄榄枝。“周到上海”去年报道过,浦东协和去年有学生被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和牛津大学录取,多名学生进入全球前30名校。
为何这些孩子能够得到世界名校的认可?记者采访了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总校长卢慧文,她参与和主持了协和双语学校虹桥校区、浦东校区和万源校区的创建工作,现任集团总校长。
卢慧文答道:协和古北校区作为一个样例,它反映的是整个协和双语学校的教育理念。协和古北把“五育并举”实实在在地投入到实际课程当中。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把“五育并举”做到了极致。
大多数协和古北的同学是从协和自己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升上去的, 学生很多元化,学校在课程设置就呈现多样性,尤其注重科技、音乐、戏剧等非主科教学。即使校区比较小,但学校也投入了大量资源打造实验室、美术教室、音乐戏剧教室等学习实践场地。一方面是给学生们的多元发展提供保障,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形成“更喜欢、更努力更有成就”到“再喜欢再努力再有成就”的正向循环。另一方面是能够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和培养,提升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内驱力和动力。
在这种“五育并举”的教育方式下,有些学生在学术上表现突出,有些学生在其他方面成就优秀,都走向了世界各地。我们希望学生们申请大学时注重的也并非学校排名有多高,而更多关注专业的选择和学校的文化、氛围是否合适自己。
“现在有些家长比较焦虑,身为家长,您觉得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记者询问道。“培养孩子最重要的还是顺应天性,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提供良好的培养和教育氛围。”卢慧文回答。“例如你可以让猴子去爬树,却不能强求鱼儿去学习爬树,你反而应该赞美鱼儿在水里优美的泳姿……这样才能让鱼儿呈现自己最好的样子”——
家长应该知行合一,顺着孩子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先预设好目标再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多一点耐心,克制住自己的焦虑和冲动,尽可能避免直接传递给孩子负面的情绪。对于孩子多一份理解与支持,给予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培养,这能才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培育他们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