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山》作为京剧经典现代戏,京剧版和同名电影都深受观众喜爱,剧中女主人公“党代表”柯湘的发型更是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
《杜鹃山》的成功,归功于一代代演员的舞台实践,可以说是积累下来的成绩。【东方名家名剧月】更将以《杜鹃山》为压轴演出,上海京剧院著名演员史依弘领衔主演。
第十二届东方名家名剧月闭幕演出:上海京剧院现代京剧《杜鹃山》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
时间:4月25日 晚上19:15
目前,上海京剧院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杜鹃山》,让我们去看看排练现场吧↓ ↓ ↓
虽然没有乐队伴奏,没有真实的锣鼓,只有“口述”的旋律。但是,演员们认真投入的态度和如此近距离地观摩排练,足以让人震撼。
排练间隙,《新闻晨报》记者对《杜鹃山》主演、剧中“柯湘”的扮演者史依弘进行了采访。
谈到自己在《杜鹃山》中扮演的“党代表”柯湘,史依弘笑谈:
在今天,我们很喜欢比较“飒”的女性形象。柯湘符合这个要求,因为她被农民英雄雷刚从刑场上救下来,她需要对这些草莽英雄进行思想观念的改变,并加以说服。所以,她就注定不能像传统戏中的旦角一样柔美,而是类似“武生”,在强劲的动作中,展现她的光辉点和有勇有谋。
正如戏词所唱,“风里来,雨里走,终年劳累何所有,只剩下铁打的肩膀粗壮的手”便是柯湘最好的写照。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史依弘特别提到,在编织故事时,必须走近人物的内心。不能只有唱和外形,要懂她、了解她,才能回归人物。
作为被上级派来的“外乡人”,雷刚等人对柯湘的不信任和故事中的冲突都好比对于角色的“施压”,史依弘称,正是一件件事情的揭开才让整个故事剥茧抽丝,柯湘的形象也在这些情节中愈发生动,观众很难不记住这个人物。
当问及此次复排《杜鹃山》的难度,史依弘直言:“不太一样,有点小压力”。
据悉,《杜鹃山》所需演出阵容十分庞大,大大小小的演员,从主演到龙套角色几乎几十人。带动这么多本就是一道难题,而更大的难点还在于唱腔。如果说一位资深票友能演唱“家住安源”唱段就已经不容易了,那么“乱云飞”、“血的教训”等唱段更是难上加难。史依弘解释道:
因为是现代戏,演出时的唱腔和步法等表现方式都会与《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经典戏有着很大的区别,而演员们很少接受过类似的训练。
《杜鹃山》需要演员在演唱时,将“大小嗓”结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声、假声。同样一句台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依照传统青衣的念白方式和普通话讲出来会产生不同效果。现代京剧不能变成“话剧加唱”,更不能失掉其本来的味道。
据史依弘介绍,本次演出的《杜鹃山》中,演员年龄跨越老中青三代人。从临近退休的老演员,到有样板戏基础的中生代,最后是80,90后居多的年轻人。这部作品对于基本功的要求极高,只有经过正统的系列训练,才能驾驭《杜鹃山》这一类现代戏。
《杜鹃山》在配乐的设计上也别具匠心,传统戏曲伴奏与西洋交响乐结合,两种看似不同的音乐形式经过互相磨合和乐师们的不懈努力,终于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风格。据史依弘讲述,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两种风格音乐结合在一起的“严丝合缝”,创作者们更会用秒表计算时间,达到尽量完美的效果。
史依弘希望,《杜鹃山》的演出能够吸引那个年代、能把唱词倒背如流的“死忠粉”,带着自己的情结,进入剧场,重温经典。她更希望戏曲“小白”们,在观看《杜鹃山》时,能够为精彩的演出所打动、可以感叹一声“太好听了”,从而“入坑”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