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在中国货币史上,曾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
行知读书会“文博淘宝季”第三期, 以“触摸得到的历史”为讲座主题, 邀请知名主持人、货币收藏者潘湧湧, 从钱币的角度讲述中国古代那些熟悉的时代里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带大家走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钱币文化。
铸造钱币的铜从哪来?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寿”的货币是什么?致力于古钱币研究、收藏的知名主持人潘湧湧将其多年所得与多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相串联,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串起了古往今来。
世界上最“长寿”的钱在中国吗?潘湧湧说,从汉武帝一直到隋文帝,“五铢钱”合计使用了739年,“没有任何一种钱币能够贯穿这么长时间。”
什么是“白金三品”?它们因何而来?孙权与刘备之间的货币战争是怎样爆发的?潘湧湧谈到,汉武帝时,讨伐匈奴之时山东又遭遇水旱灾害,致使财政虚空。于是便有臣子上奏,请造“白金三品”与五铢钱。
“白金三品”是形制非常特殊的古钱币,据《史记》记载,有龙、马、龟三种。实际上,它由银锡铅合成,是中国历史上虚价货币的起始,民不乐用,仅行用五年有余便草草收场。
而虚价货币也曾引起货币战争。三国时,刘备令铸造“直百五铢”,挑起货币战争,孙权以“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展开报复。如不反制,吴国使用的足值“良币”汉五铢便会被迫退出流通,甚至被走私至蜀国改铸成直百五铢,从而用以套购东吴的物资。这场隔空战争如何结局?后来,吴国同曹魏一般,回归“以物易物”,如此,蜀国的通胀措施便毫无意义了。
在知识中穿插着历史故事,潘湧湧还带来了许多自己收藏的古钱币实物,供现场观众传递观赏、把玩,让大家真切感受到这“触摸得到的历史”。
潘湧湧还分享了他多年收藏研究古钱币的感悟,有的观众甚至带上了家传的钱币让潘湧湧进行现场“鉴宝”!而在互动环节答对提问的观众,还可收获一枚他收藏的精美的古钱币。
从贝壳币到如今的纸币、数字货币,钱币见证了人类的贸易发展、社会变迁。在行知读书会上,现场观众听着古钱币的故事,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与历史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