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才旦卓玛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再唱这支陪伴了她58年的歌曲


作者:殷茵
编辑:殷茵
时间:2021-05-08 17:43:37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1963年的一天,26岁的才旦卓玛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广播中听到《唱支山歌给党听》。

这一字字、一句句词曲,击中了这个西藏解放后刚刚来到上海的“农民女儿”。

她找到老师王品素,“我要唱这首歌”。当时,老师有过顾虑:“你是唱藏民族歌曲的,行吗?不要丢了风格。”但才旦卓玛有着自己的坚持:“歌里唱的就是和我一样的心声。我一定要唱!”

那一年的“上海之春”上,才旦卓玛凭借这首歌一鸣惊人,从此风靡大江南北,她的名字也开始家喻户晓。

时隔58年,已是84岁高龄的才旦卓玛又一次站上这片熟悉的舞台。

5月10日晚的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式上,党龄60年的她将获颁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特别荣誉奖”,并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再唱“山歌”给党听。

“这支歌能够家喻户晓,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背后离不开我的老师、学校还有作曲家的付出。”今天下午,才旦卓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了这首作品的幕后故事。

“第一次站到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唱歌,很紧张,但后来看到台下观众热情的掌声,好似在鼓励我,悬着的心放下了。”回忆起1963年,正式登台献演《唱支山歌给党听》的那一幕时,才旦卓玛这样说道。

1958年底,离开家乡来到上海的才旦卓玛,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民族班学习。第一次,王品素把她领到了音乐教室听唱片,“我听着那些婉转如流水的花腔女高音,听得入迷,禁不住模仿起来,老师惊讶极了,因为她竟然在钢琴上找不到我的高音区。”

■才旦卓玛和老师王品素

王品素当即决定不让她走传统路数,而是尽量保留藏族民歌的演唱特点,“现在想来,老师做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正因为这样,我才没有丢失自己的嗓音特质。”

而成就了才旦卓玛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更是离不开王品素的支持。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连汉语都说不利落的才旦卓玛为什么要唱一首汉族创作的歌曲,但是老师懂得她的心思。

王品素费了不少周折给才旦卓玛找到了曲谱,又一字一句地给她抠汉语歌词。

“这首歌也许别人只需要学1小时,但我学了起码两个月。因为我那时候汉语并不好,老师不光要求我咬字要标准,要一句句给我讲解歌词背后的意思。”才旦卓玛说。

■2018年,才旦卓玛在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创办六十周年纪念音乐会献唱

此后,才旦卓玛在系里汇报演出上试唱了一下,当时的系主任周小燕听完连声说:“行行,才旦唱歌,给她好好教教。”大家决定,让她在不久后的上海之春上正式演唱。于是,王品素又请来曲作者朱践耳来听才旦卓玛的演唱,他听了后也感受到了歌声中丰沛的感情,“一首歌只有把自己感动了,才可能感动观众”,朱践耳说。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聊到兴起时,才旦卓玛又在记者们面前唱起了这首歌。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它唱出了我们穷苦人民的心声。”两天后,她将再一次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唱起这支陪伴了她58年的歌曲,“现在唱来,和当年又有了不同的滋味,感情更深了。”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