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周五大跌后,1800亿市值的“东北茅”长春高新(000661),24日又大跌5.77%;另一生长激素公司安科生物(300009)同样两日股价大挫。对网传的生长激素将纳入集采文件,两公司在机构调研中均表示,尚未接到任何政府单位关于集采的书面文件,未来生长激素是否会被列入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即使纳入,对公司影响也不大。但市场仍不领情,并拖累了生物医药股表现。
长春高新是国内生长激素龙头,主营生长激素的金赛药业作为其核心子公司,一直被看作是该公司十多年来股价长牛的护城河。金赛药业2020年实现收入58.03亿元,同比增长20.34%;实现净利润27.60亿元,同比增长39.66%,对上市公司净利润贡献占比达到83%。与此同时,金赛药业的“风吹草动”也影响着长春高新股价。
5月21日,广东省医保局印发的《关于共同开展省级药品和耗材超声刀头联盟采购工作的函》引起热议,该函称广东省牵头16省带量采购,涉及重组人用生长激素(粉针);分A、B两组入围。A组:按每家企业的市场量(采购数量)排序,前70-80%的企业纳入A组(主流组);A组企业数小于一定数量时(如6家)可不淘汰,全部入围;第一轮报价:A组企业报价只要不高于限价和自己的全国最低价,即可获得自己企业预采。具体方案待定;第二轮报价:已经获得70-80%量的企业以及有可能淘汰的1-2家,愿意以量换价抢夺剩余量的20-30%的部分量,进行第二轮报价(即梯度报价、以量换价)。
受此消息加上二股东金磊减持的影响,长春高新这两天市值蒸发311亿元。
对此,长春高新在5月21日的调研中回应,已关注到网传广东省医保局相关函件,对于该文件,公司无法鉴别相关文件真假。经内部确认,目前公司未收到集中采购相关的正式书面文件和通知。
同时公司认为,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初发布了《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根据文件精神,国家关于中成药、生物药的带量采购仍然处于积极探索过程中,预计近期国家推动生物药的集中带量采购可能性不大。
长春高新还表示,假设该网传文件为真,公司分析粉针的集采可能性更大一些,目前粉针产品在公司收入占比并不高。综合考虑公司生长激素产品的市占率、品牌方面的综合实力,假设进行集采,公司也具有一定竞争力。目前金赛收入中粉针占比约8%-9%,水针70%多,长效水针占比增长到12%-13%左右,长效占比有所提升。
"目前公司生长激素大概30%以下在公立医院销售,70%以上在其他合作医疗机构销售。"长春高新进一步分析,根据已经公布的相关政策,纳入集采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包括:产品充分市场竞争情况、产品生产周期、产能、用药安全等方面。目前在国家医保目录里面生长激素产品只有1个适应症,并且纳入集采需有3家以上厂家充分市场竞争,所以公司分析水针纳入集采的时机未必成熟。
据悉,目前国内竞争较激烈的生长激素产品为粉针剂型,获批水针剂型只有金赛药业、安科生物和NovoNordisk三家企业,获批长效水针只有金赛药业一家。
安科生物5月23日16:30—17:30举行的电话会议中也表示,公司尚未接到任何政府单位关于集采的书面文件。看到网传文件后,公司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咨询,相关信息还在不断汇总中。关于网传采购方案及目录,属于省联盟带量采购的探索,有众多药品在目录中还没有发布投标方案,可能有的省份参加,有的不参加,网上流传的未必是最终方案。未来生长激素是否会被列入还有很大不确定性,生长激素产品超过90%是患者自费的。再分析,如果按照网传的投标方案,无论产品在A 组还是B组,对公司影响不大,对国内生长激素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公司生长激素目前在公立医院内销售不到30%。
安科生物解释,生长激素水针的价格高于粉针,反而使用的患者更多。目前公司生长激素体量相对较低,水针的销售量不大,待公司水针新增规格获批后,联合采购可能会为公司水针市场的覆盖、患者的使用带来更好机会。按照生长激素水针目前的格局看,三家企业很难打价格战。粉针厂家多一些,竞争可能激烈一点,但根据公布的规则,公司保住原有大部分份额是可以的。
生长激素作为生物制品,不同于化学药品,产能瓶颈决定了这个市场不可能出现极端的“以价换量”的情况,对生长激素出现类似化学药品以价换量、大幅降价的观点持保留态度。
东吴证券医药研究员朱国广认为,2020年样本医院水针生长激素金赛药业市场份额第一(金额占比近100%,数量占比近100%)。粉针方面,2020年样本医院粉针生长激素安科生物市场份额第一(金额占比44%,数量占比41%),金赛药业市场份额第三(金额占比15%,数量占比22%)。如果网传规则为真,金赛药业和安科生物大概率将进入A组,价格只要“不高于限价和自己的全国最低价”,即可获得自己企业预采购量的70-80%量,即只要限价合理,这一部分对价格压力不是太大,剩余量的20-30%部分,可能存在较大降价压力,但整体看影响不是很大。
东莞证券指出,从金赛药业生长激素产品结构来看,2020年水针产品占生长激素销售收入的75%以上,长效产品约占12%,粉针产品约占10%。与2019年相比,水针产品收入增长20%以上,长效产品收入增长约29%,粉针产品收入增长约19%。可见,生长激素粉针对于金赛药业的营收贡献相对较低,即使生长激素粉针被纳入集采,对公司的影响有限。从产品发展来看,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长效水针剂型占比将逐渐提升,预计未来生长激素市场规模依然能够保持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