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次新股继续霸屏。今年来A股融资规模最大的三峡能源(600905)成交277亿元,居沪深两市之首,开盘上演天地板,收盘股价7.32元/股,跌幅8.39%。三峡能源发行价2.65元/股,募集资金227.13亿元,为A股电力行业史上最大融资。也是今年来A股“募资王”,其IPO网上中签率1.28%,也是今年新股中最高。另一方面,昨天首秀惊艳的纳微科技(688690)继续上涨,盘中摸高128.88元,其网上中签率仅0.03%。
看着这两只新股的表现,一位小股民感叹:“今年打新太难了,春节至今未中过。”
的确,安永统计显示,2021上半年A股市场新股发行网上平均中签率仅0.03%,为近四年来低点。其中创业板最低,平均中签率仅0.02%,其次是科创板的0.03%,显示注册制下的新股更受投资者青睐。中签率低也与今年上半年A股新股中小企业为主有关。但放眼全球,今年上半年前十大IPO中中国企业占半,快手科技IPO筹资额居首,三峡能源(第四)、京东物流进入前五。
随着疫情缓和,全球上半年IPO较活跃,共1020家企业上市,筹资210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和筹资额分别上升138%和199%。中国依然是全球主要上市地,占全球IPO数量和筹资额的29%。预计上海证券交易所IPO数量全球第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以144宗交易列第一,这主要归因于中企赴美上市热潮延续。
2021年上半年,中概股赴美上市企业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共31家中国企业在美首发上市,合计筹资88.2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94%和237%。上半年中概股平均首日回报率达131%,为近年来最高。
与此同时,虽然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半年IPO数量下降,但受益于近年来的IPO制度改革,港股筹资额创下十年新高;其中百度、哔哩哔哩、携程、汽车之家4家中概股第二上市IPO筹资额占30%。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费凡表示:“随着疫情控制及消费复苏,第二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的IPO恢复常态。在新证券法实施及创业板注册制推行之下,A股四大板块的IPO数量和筹资额均有提升。同时一批备受瞩目的科技公司在港上市。下半年积极的制度改革和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不会变,IPO市场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1年上半年A股市场预计共247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2118亿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09%和52%。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小IPO占比明显升高,平均筹资额8.58亿人民币,为近四年来同期最低。
今年来注册制IPO数量和筹资额均超过核准制IPO,占比分别为70%和59%,创业板和科创板IPO数量分列一、二位;上海主板筹资额最高,占全部IPO的35%,这其中三峡能源功不可没,是今年唯一募资超过百亿元的公司。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田雪彦指出:“上半年更多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当前A股市场正在多措并举,以明确各板块定位,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总体来看,错位发展,适度竞争有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注册制下IPO审核从严态势仍将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金融企业IPO数量和筹资额持续低位,只有4家金融企业在A股上市,IPO数量和筹资额双双跌出行业前五。
2021年上半年香港市场预计共45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2108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减少24%,而筹资额增加127%。其中85%的新股来自中国内地,筹资额占97.5%,同比均有上升。投资者申购新股热情升高,上半年所有香港主板上市企业获得超额认购,平均超额认购439倍,同比提升98%。
与此同时,今年来未有传统金融服务企业在港上市。而生物科技与健康业表现突出,不仅IPO数量(13家)跃居首位,而且港股前十超额认购IPO中一半来自生物科技与健康业,最高的诺辉健康达到4132倍。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刘国华认为,随着科创板股票正式纳入沪港通,恒生指数成分股调整、简化海外发行人在香上市制度等不断推进,香港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将进一步提高。中概股回归将对港股市场全年筹资额产生较大影响。独角兽、大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与健康企业的上市势头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