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上清华,22岁博士毕业天才、清华“姚班”助理教授、MIT技术大牛……AI“后浪”自带“凡尔赛”光芒 - 周到

14岁上清华,22岁博士毕业天才、清华“姚班”助理教授、MIT技术大牛……AI“后浪”自带“凡尔赛”光芒


作者:曹西京
编辑:曹西京
时间:2021-07-10 15:26:24

14岁上清华、22岁博士毕业的天才少年杨幻睿,华人首位数据库领域最高学术会议吉姆·格雷博士论文奖得主、清华“姚班”助理教授张焕晨,受国务院致函感谢、深度参与疫情大数据防控分析任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周号益……今年又有17位人工智能青年才俊入选诞生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A班计划”,至此,三届“A班生”已收集近50位平均年龄26岁的中国AI“战斗力天花板”青年人才。

“A班计划”是AI青年科学家联盟发起的人才孵化项目。入选的“A班生”近一半成员获计算机科学四大名校(卡内基梅隆/UC伯克利/麻省理工/斯坦福)博士学位,其中9人获百度奖学金,8位是顶尖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得主,8位优秀科技创业者。

自2019年“A班计划”启动以来,这批后浪在科创领域乘风破浪。比如,杨植麟创立了循环智能,与华为云联合推出全球最大中文语言预训练模型“盘古”;Taichi(太极)编程语言发明者,用99行代码实现“冰雪奇缘”模拟特效的MIT技术大牛胡渊鸣,在完成博士学业后回国创业,成立了太极图形 (Taichi Graphics)公司,完成从学界到产业界的无缝衔接。

今年的“A班生”同样散发着“凡尔赛”光芒,包括智能教育成果应用于松鼠AI、百词斩等行业的教育平台AI公司“声希科技”联合创始人孙立发,与屈臣氏、联合利华合作探索智能营销前沿应用的“帷幄匠心”创始人叶生晅......

 "'A班'将成为一种认证。”AI青年科学家联盟执行理事卢策吾认为,只有步入AI行业的群体越来越优秀,才能让中国的AI发展真正起飞。

AI青年科学家联盟在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发起成立,旨在汇集全球华人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课题共研、学术交流、产研对接等形式,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学术及产业发展。作为国内首批针对青年科技人才建立的交流平台,联盟在产学研融合、人才孵化模式创新上领先:基于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年轻化趋势,引进以“将门创投”为代表的技术垂直领域创投机构,“机器之心”等专业媒体平台,帮助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落地。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