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起床,赵燕都会喝上3g的“玻尿酸”,这个习惯她已经保持3年多时间了。
玻尿酸还能喝?
在7月9日“新‘食’机 新活力——透明质酸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研讨会”的现场,每个嘉宾桌子上都放着一瓶玻尿酸饮用水“水肌泉”,420mL的水里含有83mg玻尿酸。
这瓶水就来自华熙生物,而赵燕,实际上是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华熙生物旗下的美妆品牌润百颜,以玻尿酸为主要原料,是最近两三年崛起的消费爆款;可以吃的的“网红”故宫口红,也出自这家企业。
玻尿酸,学名是透明质酸(HA),是⼈体内的⾃源性物质,⼴泛存在于关节腔、⽪肤、软⻣等组织中,因良好的保⽔性、润滑性等特点,具有很⾼的临床和应⽤价值。
“从它的化学本质来讲,透明质酸是我们人体本身就有的一种物质,所以是非常安全的。“华熙生物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博士说。
实际上,透明质酸相关技术和产业研发,一直是全球各国重点关注的生物科技领域之一。而对透明质酸的应用,也已经普遍存在于护肤品、医疗保健用品、药品、⻝品等行业,贯穿我们的⾐⻝住⾏。
今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关于蝉花子实体(人工培植)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中,透明质酸钠正式获批为新食品原料,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在原有仅作为保健食品原料添加剂的基础上,产品使用范围扩大到乳及乳制品、饮料类、酒类、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冷冻饮品。
据了解,这次国家卫健委批准的是钠盐形式,为什么要用“钠盐”形态?透明质酸钠是透明质酸的钠盐形式,透明质酸的应用一般也是以钠盐形式存在的,通过这种离子形式可以提高水溶性,在食品加工业中更适宜应用。
在颜值经济、健康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玻尿酸正变得“万能”起来。
实际上,经过 20 多年的不断进步,我国透明质酸的发酵技术水平以及产量和质量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国之一。
“中国是全球最大透明质酸原料生产销售国,2019年中国透明质酸原料的总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81.0%。中国生产的食品级透明质酸原料以供应国外品牌多年,上游产业链成熟。产业链积累是基础,政策放开后我国透明质酸钠入食空间潜力巨大。”天风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吴文德说。
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介绍说,到目前为止,透明质酸钠整个产业发展过程经历了三次产业革命:
第一次是在70年代,科学家研究从鸡冠里面提取,但那个时候提取非常昂贵。化妆品用低纯度透明质酸的价格达5千美元/公斤,而医用高纯度透明质酸的价格则高达10万美元/公斤,远超黄金价格。
第二次产业革命,由华熙生物的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用原料和食物相关,玉米、小麦、大麦,通过发酵得到这个物质,成本大大下降,降低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从此以后,透明质酸钠的应用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第三次产业革命,是2011年郭学平博士团队在全球首创的酶切法规模化生产小分子和寡聚透明质酸,能非常准确的切割透明质酸的分子,为透明质酸钠在人体当中发挥精准的作用奠定了很好的应用基础。
资料显示,1998年时,华熙生物的透明质酸在中国产/销量大约300kg,而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就变成了30万kg,是世界上最大的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和销售企业,销量占比39%。
对于玻尿酸(透明质酸)的食品化,我国也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应用。早在2008年,我国已批准透明质酸钠为新资源食品,但使用范围限于保健食品原料。而与此同时,在日本、韩国、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透明质酸钠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已被允许添加在食品或膳食补充剂中,并得到广泛使用。
"2000年左右,国外尤其是日本,已经把透明质酸作为一个功能性食品了,用得非常普遍。“华熙生物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博士说,大家最熟悉的Move Free,华熙生物在2003年就为其透明质酸的原料。日本可口可乐一款透明质酸的巡茶,华熙生物也为其提供原料。
时间进入2021年1月,透明质酸钠正式在我国获批为新食品原料,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之后,华熙生物研发了玻尿酸饮用水“水肌泉”,并正式面向市场。
“我们产业的发展一定是从科学到技术然后到产品然后做品牌,按这么一个逻辑来做。“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详细说道,从消费者的洞察出发,然后反过头来,用我们的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做出好产品,最后树立品牌。
据了解,这样一瓶420mL的玻尿酸饮用水,定价也并不低,大约六七元。
同时,原国家卫计委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在“新‘食’机 新活力——透明质酸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研讨会”上表示,透明质酸钠走向食品,走向食品工艺,走向食品营养健康,华熙生物开拓了一条道路,但同时,一瓶水里的83mg透明质酸钠,能吸收多少进去,在什么部位起到作用,这些都是新的东西,吸收问题和应用效率有没有数据等,企业需要继续研究,才能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底层是的研发,研发中心有400多人,有30多个工作室。”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说,这些研发是做什么的?物质发现。物质发现以后。从0到1,发现生物活性物质。
资料显示,华熙生物的400多研发人员,具有药学、药物制剂、发酵工程、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 交叉学科专业背景。
华熙生物分别在济南、上海建立两大研发中心,其中在济南拥有国际一流的发酵实验室、药品和医疗器械类产品研发实验室、 功效及临床前研究实验室、质量分析实验室等。在上海,华熙生物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材料学研究、新剂型研究、生产技术与工艺研究、功效及临床前研究、皮肤研究、配方研究等重点实验室。此外,公司在法国拥有皮肤管理、生发护发研究团队。
2020 年,公司在研项目120 余个,研发投入14115.78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35%,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项目研发和创新发展。
“在公司业务层,B2B是我们深度,就是给原料,医药企业,护肤品企业,外用包括洗护用品企业还有食品企业,我们提供最好的生物活性材料,以透明质酸为代表。第二个是高度,就是华熙生物的药线端,包括医美、骨科、眼科等。第三块是广度,就是现在华熙正在做的功能性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赵燕说。
2019年,华熙生物登陆A股资本市场,成为一匹黑马。
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章明从资本角度分析说:“华熙生物1500亿市值,这也是国内投资者、海外投资者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公司未来价值成长的判断。华熙本身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有大量的底层研发,中间又有很强的行业转化的平台,再往上有很强的市场转化的平台,我们看到了已经红遍市场的功能性护肤品,今年已经开始起量的医美的产品,以及布局的工作性的食品,在这个维度上,整个华熙生物成长的基础是非常扎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