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资金指的是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改造的资金。作为小区的“养老钱”,随着房屋设备老化,开支越来越多,维修资金续筹难问题日益凸显。
一些房产经纪人告诉记者,有些市民在还没卖房时,明知道维修资金不足,但也不愿意缴纳,在二手房交易完成后,物业通知房子新的业主来补足这笔钱,购买者会认为这是上家欠下的不该自己来缴纳,往往这时买卖双方便会因此卷入纠纷中。
现实中,这种纠纷出现越来越多,因为很多人在二手房交易时没有查询维修资金的意识。”
房产经纪人小李说,而有意识的购房者则会在交易前约同上下家一起协商,一般会将该补足的钱算在房价里。
针对维修资金续筹难问题,今年5月,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长王桢在“2021上海民生访谈中”曾表示,依托二手房交易转让环节,在房屋产权信息查询时一并提供该房屋维修资金结余情况,告知补足方式和途径,给交易双方提示,在办理房屋产权转让手续前补足维修资金。
如今,记者了解到,市民在不动产登记簿查询、网签合同签订、转移登记申请等三个环节均会获得提示是否需要补足。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房产经纪人队伍也更加规范,会被要求在交易过程中提醒买房双方查看下维修资金是否需要补足。
记者了解到, “上海物业”微信公众号上线了“二手房补足维修资金”,线上即可交款。
具体流程为,登录“上海物业”微信公众号,点开“我的房屋”进行手机号绑定,继而再绑定房屋和产证信息,点击“二手房补足维修资金”,选择“足额及交款”选项,当“需补足维修资金金额”显示为0时,则表示维修资金足额无需补交,大于0时,则需补交,点击“交款”选项即可。
一些中介告诉记者,目前未强制要求补足维修资金,只是在房产交易环节提醒大家补交维修资金,甚至没有因为维修资金不足而不能过户的情况,但需要签署交易中心所提供的《告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