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中共一大会议
大家总会想起兴业路上那幢石库门建筑和嘉兴南湖那艘红船
其实,在上海有一个地方对党的一大会议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搿是啥地方呢?
那就是上海的老北站
一百年前
中共一大代表们正是从这里坐快车前往嘉兴南湖开会
从此中国革命掀开了历史新篇章
红色故事《104次快车》讲述的正是这个百年之前的历史场景。《104次快车》故事蓝本由国家一级文学编辑、上海故事家葛明铭策划撰写。2019年,葛明铭受聘为北站街道的文艺顾问,当时,街道方面希望葛明铭能为北站街道写几只新的红色故事,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葛明铭,当年中共一大代表正是从老北站这里上车前往嘉兴开会的。葛明铭觉得这个历史题材非常具有独特性,并前往档案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后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红色故事《104次快车》。
今年恰逢建党百年,作为具有上海特色的红色主题故事,葛明铭与上海多位故事家在上海社区做了几十场《104次快车》的故事讲演(包括党课),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欢迎。
在红色故事《104次快车》当中,葛明铭创作了这样一幅场景:
此时的北火车站入口处的长凳上坐着一位身穿短袖旗袍的年轻女子,那就是王会悟,今天她最早来到北火车站,只见她身边放着一个小盒子,里面是几十颗红色的珠子,看似十分悠闲,正用一根红丝线在穿那些珠子,外人看上去她就是一位候车的普通旅客。一大代表们到了北火车站,互相都不打招呼,装作不认识,他们混杂在旅客中,各自到售票处买了车票。
这里的北火车站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记者就此查询了相关资料。北火车站的遗址位于今天的天目东路200号。1908年,伴随着沪宁铁路全线通车,沪宁铁路上海站正式投入使用。1916年12月,原沪宁铁路和原沪杭铁路并轨工程完工,沪宁铁路上海站因位于上海市区北侧,更名为上海北站。
1950年8月1日,上海北站更名为上海站。1987年12月28日,上海站新站房正式启用之后。上海北站原站场改建成为上海铁路客车技术整备站,主要用作客车整备; 原站房基础上修建了上海铁路博物馆,对外开放参观。在一百多载春秋中,“老北站”发生过诸多历史事件,而开天辟地而又悄无声息的,就是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们从这里顺利转移到了嘉兴,完成了建党伟业。2021年3月11日,上海铁路博物馆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葛明铭告诉记者:“《104次快车》中的主要故事情节都是真实的,其中有两处细节是按照历史资料确定。例如,7月30日开会的当天夜里,上海市区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另外,王会悟与几位代表坐的是7:35分的104次上海到杭州的特快列车。当然,作为故事,也进行了一些艺术化的加工。”
为了核实代表们当年是不是乘坐104次快车前往嘉兴,记者随即采访了资深铁路媒体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技术保障部主任刘建春,他此前曾在人民铁道报刊发“一大代表乘火车去嘉兴”一文,按照他的文字记载:
夜里,一场倾盆大雨,让上海的溽热一扫而空。清晨,空气特别清新,阳光透明澄澈,各位代表互相装作不认识,混杂在旅客中,分别买到了上海开往杭州的104次快车车票。朝阳里,27岁的毛泽东手提藤箱,身穿长衫,脚蹬布鞋,和普通旅客一起登上了列车。
刘建春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的权威说法,代表们当年乘坐的应为104次快车。翻阅1921年7月沪杭铁路行车时刻表可以知道,104次列车7点35分从上海老北站发出,10点25分到达嘉兴。
在《104次快车》中,葛明铭这样讲到:
这天是7月30日,从会议议题和进程来看,还有两天会议就可以圆满结束了。就在这天晚上,法租界巡捕房派出了“包打听”(即密探)身穿灰色长衫闯入会场。与会代表得知这一情况后,觉得为安全起见,必须马上休会,但会议议程还没有全部结束,怎么办?有人提议换个地方继续开会,那么换什么地方呢?大家一时也想不出合适的地方。这时王会悟说:“我是嘉兴人,我们嘉兴有个南湖,十分清静,平时游人很少,我认识一个摇船的,老实人,很可靠,可以租一个游船,在湖中开会,十分安全。上海到嘉兴,火车三小时不到就到了。”代表一听纷纷说好,决定第二天一早乘104次上海到杭州的特快列车,前往嘉兴。当天夜里,一场倾盆大雨,让上海的暑热一扫而空,空气特别清新。第二天清晨,各位代表便从暂住的博文女校出发。
按照故事中的情景,代表们在第二天一早,也就是7月31日就坐火车出发去嘉兴南湖了。但记者觉得这个时间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那么,中共一大代表们究竟是什么时候坐火车去嘉兴南湖开会呢?刘建春告诉记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之前编写过《长三角铁路革命史话》,并在今年结集出版,里面有相关介绍资料。
记者查阅了《长三角铁路革命史话》 ,该书开篇是“上海北站:见证宏大伟业的开启”,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
8月1日清晨,火一样的太阳浇灌了一片红彤彤的朝霞,微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28岁的毛泽东身穿长衫,和代表们来到北站,混杂在旅客中,登上了上海开往杭州的104次快车。在车厢里,他们各自独坐,仿佛互不相识。
蒸汽机车拉响瞭亮的汽笛,转动着红色的巨轮,在沪杭铁路上呼啸着,裹挟着浓烈的烟云隆隆驶向南方。将近3个小时后,停靠在嘉兴火车站。王会悟接站后即带领代表们到离火车站不远的狮子汇码头,预雇的丝网船已经停泊在湖边了。代表们随即登船,划入湖中开会。嘉兴南湖会议于当日上午11点左右在游船上召开,到下午6点左右完成了中共一大的全部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那么,8月1日这个时间是否具有权威性呢?记者就此联系了嘉兴市访政协委员、原南湖革命纪念馆常务副馆长陈伟平。陈伟平曾做过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发表过“关于中共一大会议闭幕日期的再论证”(《浙江档案》2013年03期)的论文,与其他同志编著有《党的“一大”卫士:王会悟》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一书。
陈伟平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2月,嘉兴市委就部署开展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研究,并成立《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研究》课题组。2018年6月,课题组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并出版了《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研究》 (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一书。
关于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日期,此前有1921年7月31日、8月1日、8月2日、8月3日、8月4日、8月5日等多种说法。说法各有依据,也各有取舍。
课题组以史学考据的新视角,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地梳理、分析和论证中共一大南湖会议召开时间考证中的疑点和难点。比如:出席中共一大上海会议的代表们在1921年7月到8月的行踪是怎样的?会议前后天气情况如何?当时上海到嘉兴的火车班次有哪些?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嘉兴南湖租用丝网船是什么规则?通过考证,课题组认为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是1921年8月3日召开的,也就是说中共一大在8月3日闭幕。
经过考证和研究,课题组对中共一大代表转移到嘉兴南湖续会的过程作出如下还原:
1921年8月2日一早,王会悟与几位代表“作为具体的安排事务的工作人员先行出发”,乘坐7时35分的104次早班快车赴嘉兴。到了嘉兴后,入住鸳湖旅馆,预订好第二天开会用的船只,并到南湖察看地形。同一天,张国焘在上海“通知各代表明早搭车前往”。8月3日,其他代表乘早班快车于上午10时13分到达嘉兴,王会悟接站后即带领代表们到狮子汇渡口登船,进入南湖,于上午11时左右至下午6时左右,在预定的游船上召开了嘉兴南湖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家铁路局舆情观察员张云生在铁路相关领域工作三十多年。前段时间,张云生去嘉兴出差,也特意去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对于中共一大代表出发去嘉兴南湖的时间,他告诉记者:“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时,解说员的解说词是中共一大代表在8月2日和8月3日坐火车分批到嘉兴,8月2日去的一部分代表住在旅馆,8月3日晚上,会议结束后代表返沪。”
记者咨询了上海档案馆的一位同志,他认为中共一大代表出发去嘉兴南湖的具体时间目前尚无定论,需要权威机构来进一步认定。对于一百年前中共一大会议的更多历史细节,我们也期待学术界和理论界去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