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
人们但凡看过电影《追风筝的人》,无一不为哈桑这句经典台词而动容。
这部电影改编自卡勒德·胡赛尼200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作者从小长大的故乡阿富汗。
那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个富家少爷,哈桑是阿米尔家仆人的儿子。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在当地传统的风筝比赛里,二人还曾一起夺得过冠军。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在哈桑为小主人阿米尔追逐掉落的风筝时,遭到了大孩子们的欺负,哈桑忍辱保护着阿米尔的风筝。
在这样的危急时刻,阿米尔却并没有出手相救,哈桑难免心生芥蒂,两个孩子也因此渐行渐远。
故事的后来,阿富汗爆发了战争,阿米尔跟随父亲逃去了美国。
多年后才得知,幼时的伙伴哈桑其实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已经在战乱中被杀,只留下了一个孩子,也被抓走了。
带着对儿时伙伴的歉疚和怀念,也为了完成内心的自我救赎,阿米尔开始踏上了解救自己侄儿的征途。
影片情节打动了无数观众,也引发了人们对那片土地的好奇和思考。
但你知道吗?故事虽然设置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但考虑到影片拍摄时阿富汗的国家现状,电影的真实取景地最终选在了和喀布尔地貌较为相似的新疆喀什。
连小说原著作者胡赛尼都要感慨一句:“喀什像极了战争之前的喀布尔。”
当孩子们的风筝飞向天空,镜头里扫过的远景就是喀什古城。
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的简称,意为“玉石般的地方”,季羡林大师说:这里是地球上唯一一处四大文明的交汇处。
而喀什古城更是承载了2000多年的历史,巷道纵横,曲径通幽,是古老而风情浓郁的丝绸之路重镇。
古城内有一家“百年老茶馆”,位于吾斯塘博依路和库木代尔瓦扎路的交汇处,是电影中出现的重要场景。
古城里还有中国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在电影中也有画面,只不过在背景中不太好认。
每到周日都会迎来牛羊大巴扎,也就是当地的集市。这里大多还会保持着接地气且人情味儿十足的交易方式,人们聚集在此,将自家的牛羊或者瓜果拿来叫卖。
古色古香的街道、民族风的特色小店、烟火气的生活在这座古城依旧延续着活力。
而在古城之外,电影中还有很多画面取材于更辽阔的西陲之地。
电影里,阿米尔前往和离开阿富汗的公路风景,几乎全在中巴公路上取景。如果你真实地踏足过那里,又恰好看过这部电影,那所到之处恐怕都觉得似曾相识。
沿路的奥依塔克红山、喀拉库勒湖、慕士塔格峰在电影中都有不少镜头,群山环绕,蜿蜒曲折,一幅幅大开大合的画卷借着电影镜头徐徐展开。
一路奔驰,中巴公路还将穿越塔什库尔干河谷。两侧群山环绕,草滩牛羊成群,汇聚了塔吉克族大半人口。
电影中两位男主人公儿时在石榴树下玩耍的场景,就是拍摄于塔什库尔干河谷的石头城。
冰川、河谷、沙漠、湖泊,时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时而冷峻辽阔群山巍峨,这就是我们的大美新疆。
下一次重温经典的时候,不妨在剧情之外多留意一下唯美的画面,那里有古老与现代交汇的文明,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