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机之王”的奥秘,藏在这些精雕细琢的“大国重器”中 - 周到

“港机之王”的奥秘,藏在这些精雕细琢的“大国重器”中


作者:徐惠芬
编辑:张润泽
时间:2021-09-04 11:23

成为“港机之王”的奥秘是什么?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技博馆捐赠了三件“重量级”展品,“大国重器”原来是像制造工艺品一样打造而成。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机械重型装备制造商之一,也是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去年,世界技能博物馆“匠心接力@上海行”活动曾前往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兴岛分公司打卡。当时,一座座伟岸、五颜六色的岸桥曾给参与打卡的青少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长兴岛分公司园区内)

现在,有“贸易之臂”之称的岸桥也加入了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展品之列,一起加入的还有振华重工的“拳头产品”——12000T起重船。

等等,12000吨的起重船?这能装进世界技能博物馆吗?

(振华重工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吨起重船 “振华30”轮在作业)

当然,振华重工向技博馆捐赠的展品都是模型,分别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模型、3EPLUS岸桥模型以及12000T起重船模型。

据振华重工介绍,之所以选择捐赠这三件模型,是因为“这三件产品代表了公司经典产品和最新科研产品,展示了公司的科研和制造实力”。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模型)

先来说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模型。所谓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也就是常说的岸桥,是一种专用于港口集装箱装卸的设备。

振华重工捐赠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模型,展现了最经典的岸桥样式:岸桥由前后两个门架以及横架在门架上的桥架组成。起重小车可以沿着桥架上的轨道运行,门架能在沿着河海岸相互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方便调整岸桥位置来装卸集装箱。

3EPLUS岸桥模型对应的是振华重工港机业务中最新研发的全球最大的岸桥产品——3EPLUS岸桥。

(3EPLUS岸桥模型)

3EPLUS岸桥中的3E为:Efficient(高效)、Economy(节能)及Environmental(环保),PLUS则指升级型。相比一般的岸桥,3EPLUS岸桥模型外伸距离更长、起升高度更大、作业速度能力也更强。

振华重工捐赠给博物馆的3件展品中,有2件为岸桥模型,可见岸桥在公司中占据何等重要的位置。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全球岸桥市场中,振华重工已经连续23年占比全球第一,是当之无愧的“港机之王”。

再来看12000T起重船模型。这个模型对应的是有“大国重器”之美誉的“振华30”轮12000吨起重自航全回转起重船。该船是振华重工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起重船,甲板差不多有2.5个标准足球场大,单臂固定起吊12000吨、单臂全回转起吊7000吨,主要用于海上大件、模块、导管架的起重吊运及吊装。

(12000T起重船模型)

大家是否去过港珠澳大桥?振华重工的12000T起重船就曾助力过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是这个世界最大规模桥岛隧集群工程的“幕后功臣”。

无论是岸桥还是起重船,一件件都是大家伙,但正如上海市劳模、振华重工高级技师魏钧在博物馆“匠心接力@上海行”活动中对来访的青少年谈到,虽然公司制造的岸桥、起重船等都很高大、宏伟,但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小部件构建而成,离不开工匠的精心打造,代表了公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也是振华重工将这三件展品捐赠给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原因。

(振华重工建造的3EPLUS岸桥)

前面提到过,振华重工是生产岸桥的全球老大,之所以有此江湖地位,就与公司的工匠精神密不可分。

“市场的认可度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作为装备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传承发扬工匠精神,像制造工艺品一样打造重型装备,赢得了市场和客户。”振华重工如此解释在全球市场上的成功秘诀。

要想“像制造工艺品一样打造重型装备”,自然离不开技能人才。

“振华重工参与和承建的许多重大项目,正是依靠这些精益求精、技能精湛的人才才得以圆满完成,例如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最终接头焊接任务,就是由魏钧领衔的振华重工焊接团队用20天时间,在海底27米的舱内完成了2000多米的手工焊缝,焊缝探伤合格率高达100%。”

(魏钧在港珠澳大桥项目现场)

振华重工深知技能人才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也十分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

据介绍,振华重工打造了健全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振华重工有自己的技能考核站、技术培训学院和“职工学堂”,定期为技能人才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建立了导师带徒、新型学徒制及与职业院校合作等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此外,公司还积极搭建技能人才交流展示平台,每年定期组织“振华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连续多年选拔焊接技能人才参加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并选送优秀技能人才参加上海市“四大品牌”职业技能竞赛和中交集团组织的国家二类竞赛,丰富了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方式和挖掘优秀技能人才的渠道,大大鼓励了员工走技能成才之路。

(“振华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现场)

同时,公司还很重视对技能人才的激励,每年开展“技能优秀工人”评选表彰,每3年培养选树5名“振华工匠”,选拔推荐优秀技能人才申报“中交集团技术能手”、“上海市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使技能人才获得更多的职业荣誉感,促进技能人才在本职岗位深耕。

据介绍,目前,振华重工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技能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央企“百名杰出工匠”1人,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上海市技术能手2人,上海市首席技师5人,建立了“焊工之家”等一线生产团队,共创建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

(振华重工参建的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

此次振华重工捐赠的三件模型所代表的产品,汇聚了公司无数技能人才的心血,希望青少年参观者能从中感受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展品提供人寄语

期望自己提供的展品给青少年......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中国未来创造的有生力量。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辉煌需要未来青少年们来延续及发扬光大。走技能成才之路,也可以成就梦想、改变人生。——振华重工

对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寄语是......

预祝世界技能博物馆在上海顺利开馆,成功展示世界技能的发展与成果,推动全球职业技能交流。——振华重工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