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明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芦穄,多数是自己吃,或者送市区的亲朋好友,也有种植数量多的,会拿去农贸市场或附近旅游景点销售。
崇明芦穄的成熟上市季节可以从夏初延续到秋季10月、11月,一个原因是品种不同、成熟季节不同,另外也与种植时间早晚有关,种的早自然熟的早,种的晚就熟的晚。一些农户为了能卖个好价格,会早一点种,在7月初就能成熟销售,那时候一根芦穄的价格可以卖到10元。
这些年,崇明也发展出以种植芦穄为特色的村子及合作社。比如,城桥镇聚训村就以种植芦穄为特色。
村农副主任殷杰介绍,全村目前大约种植200多亩芦穄,有散户,也有一家种植芦穄的合作社聚阳果蔬,“散户种的芦穄一般拿到西门路去卖,7月初上市的可以卖到8-10元一根,现在一根大约四五元、五六元,看粗细不同,买的人大多是路过的、住在崇明城区的居民。村集体种植和合作社种的,一般装箱销售,取的都是‘精华’——中段芦穄,一箱8斤,价格为60元,购买的多是搞活动作为崇明特色礼品赠送。”
殷杰表示,近十年来,聚训村芦穄的种植面积都维持在200亩左右,大量上市季节,价格每年也基本持平,维持在五六元左右。
在聚训村,芦穄的品种要比一般农户多。殷杰介绍,村里和上海农科院合作,现在一共种植了5个品种的芦穄,青皮芦穄、江芦芦穄、甘蔗芦穄、小穗芦穄和糖穄,前一阶段成熟的是青皮芦穄,这两天是江芦芦穄,再过一阵子甘蔗芦穄会成熟。
芦穄虽甜,但对于不会吃的人来说,一不小心就可能割破手,甚至连嘴唇都要割破。所以,也有不少人面对芦穄,望而却步。
崇明人却不然,因为从小就吃,所以熟能生巧,吃芦穄有一套“本事”。牙口好,会吃芦穄的人,连吃三四根都不是问题,记者还见过连吃八九根芦穄的人。不会吃芦穄的人,可能手里拿着一节芦穄就犯难了。“芦穄小时候五六岁就开始自己吃了,现在牙齿不好了,每次只吃1-2节,年轻的时候,一下子吃三四根都没有问题。”今年快70岁的崇明人余师傅告诉记者。
吃芦穄尽量不要用手去剥皮,而是用门牙将外皮轻轻拉下,拉到底以后稍用力一扯,皮就下来了。如果实在牙齿不好,皮扯不下来,可以皮留在上面,待一节芦穄吃完,把皮扔掉。
另外,为了保证风味,新鲜砍下来的芦穄最好尽快吃,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天。吃之前如果冷藏1-2个小时,更能消暑解渴,吃上去凉丝丝、甜津津,风味更加。吃不完的芦穄建议放在冰箱里冷藏,可以适当延长保鲜期。
种得好的芦穄松软可口,甜津津,汁水多。经测定,芦穄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还有铁、钙、磷、钴等成分,生津解渴,清热解毒。民间有说,小孩在夏令日食3根芦穄,就能不生或少生“热疖”。
然而,由于芦穄糖分含量高、极易氧化,所以不易保存和运输,一般当天砍下来当天就得吃,除非放在冷链环境运输,买回家后再冷藏,才可以稍延长保鲜期,因此,在市区的农贸市场、水果店难觅芦穄的身影。
那么,哪里可以买到崇明芦穄呢?
除了在崇明农贸市场、旅游景点或者像聚训村那样的种植基地可以购买到芦穄,记者还发现,在淘宝、“崇明米道商城”等个别电商平台也可以买到芦穄,淘宝上是农户开的店铺,有几个运营多年,价格在5斤35-45元左右。但要注意的是,淘宝上也有江苏南通、山东等地种植的芦穄,显示的发货地点不是崇明。另外,网购当然有一定风险,市民要斟酌,以免买回来是不甜的芦穄。“崇明米道商城”是专门销售品质崇明农产品的平台,价格要贵不少,5斤69元。
挑选、购买芦穄可有讲究。不好吃的芦穄硬,少汁水,且不甜。好吃的芦穄松软,糖度高,汁水多。同一根芦穄,一般中间段比较好吃。所以,如果不要根部和梢头,只要中段,价格自然要高一些。
怎样才能挑选到一根汁多味甜、品质上乘的芦穄呢?崇明老农告诉记者,
首先要看表皮颜色,根部碧绿光亮,说明这根芦穄的水份较多;
其次,看节头凸起,芽头较多,说明这根芦穄比较甜。
同时,可以看看芦穄中间是否长出红色的心,如果有红色的心就成为了糖心芦穄,那就更好吃了。但也不能过甜,崇明人叫“醉掉”了,那样的芦穄也不好吃。
此外,品种也有区别。相对而言,甘蔗芦穄这个品种更松软、汁多味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