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商场和品牌的“任督二脉”,微信支付首发“商场付”新方案 - 周到

打通商场和品牌的“任督二脉”,微信支付首发“商场付”新方案


作者:苗夏丽
编辑:苗夏丽
时间:2021-09-13 14:58

“走进商场,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咨询台前,排起了长队,消费者正在用消费额兑换积分或停车券。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用户痛点。同时,用户对于各方推出的优惠信息也缺乏全面了解,商场与品牌联合运营的能力较弱。”微信支付行业运营总监白振杰接受周到君采访时说。

近日,微信支付试点上线了面向购物中心的基础能力“商场付”,商场可以联合商场里的品牌,通过微信支付、小程序等,打通会员、消费、积分,以及流量,打通商场和品牌等各个场景的“任督二脉”。

复苏之下,商场数字化转型的痛点

2020年突入其来的疫情,让整个线下商场陷入困境,大量的商场和品牌商家纷纷转型,进行数字化运营。

目前,全国线下商场的营业情况,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0%。”赢商tech研究总监廖洁还公布了一组数据,2021年上半年,全国23城1000家购物中心各业态品牌门店呈现小幅扩张态势,新关店25000余家,新开店27000余家整体开关店1.07,“补偿性”开店潮席卷商场mall。

不过,在整个商场的业态中,其数字化转型仍面临不少问题,把商场里面的角色做一个拆分,微信支付行业运营总监白振杰说:

我们看到很多品牌商家,其在自己店内经营利用小程序做扫码点餐和数字化工具也遇到瓶颈了,也需要外部的场子提供客流,开放它的点单接口给到商场,因为它需要商场带来新客流。”白振杰说。

基于商场生态的这些痛点,微信支付的“商场付”,应运而生。

万达如何拥有8400万注册用户的?

今年3月,万达广场便上线了微信支付“支付即积分”能力。消费者可通过扫码进入全国各区域“万粉荟”小程序,成为会员并授权“支付即积分”功能后,在商圈门店内使用微信支付消费,即可实现积分自动、快速到账,简化积分流程,打造更顺畅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场景联结。


一系列的活动,万达拉来了1000多万的新会员,一周推送的笔数超过100万,接入的商场超过100家。

实际上,基于微信支付“智慧商圈3.0”解决方案,万达联手合作伙伴为全国368座万达商圈打造的“万达广场”小程序,已拥有8400万注册用户;同时,结合无感支付等能力打造的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已在全国万达广场进行推广,可节省2/3的人力成本,也提升了消费者的停车体验。

以“支付即积分”为基础,万达与微信支付进一步围绕“商场付”开展合作。

比如在商场高频的扫码点餐场景,商场接入“商场付”后,顾客可以在商场内的线下物料扫码进入商场小程序并选择想要点单的餐饮品牌进行预点单,到店后扫码点单并完成支付后,将自动跳转回商场小程序,并展示其他品牌优惠券、积分等商场权益,刺激顾客联带消费。

对于商场内的美妆、服饰、电子等其他消费业态,商场小程序也可以借助“商场付”能力,通过高频流量和积分吸引其他业态发券和预购,由商场利用商场物料和小程序建立用户触点并制券发放,门店则负责承接客流和支付核销一体化。当顾客选中商品准备结账时,在扫描门店的二维码进入支付页面并输入金额后,可以选择积分抵扣、商场或门店优惠券,完成支付后还可以在支付完成页领取商场其他门店的优惠券。

商场付,助力商场和商家的共赢

万达与微信支付的合作并非个案,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场需要类似能力。

位于"湖南第一商圈"五一广场核心位置的长沙国金街,今年7月在接入微信支付“商场付”能力后,再结合“国金街+”小程序能力,很好地实现了“支付核销一体化”的消费体验,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补贴跑单、漏单、刷单等情况。

今年七夕期间,国金街里的一个品牌商家 I DO在8.13-8.15日策划了一场“IDO 时光约”活动,线上上架950团1000元的有价券,门店线下进行核销和扫码支付额外折扣。国金街作为商场方不仅在小程序端进行了大量的开屏、首页宣传,并且进一步叠加公众号推文和朋友圈广告投放,进一步为活动造势引流。

“活动大量吸引了新客,并引导顾客领券、支付即会员。为国金街带来大量新注册会员的同时也为I DO品牌带来了可观的销售量。”国金街一相关人士说,活动已结束,I DO这个品牌直接续订了8.18-8.31的二期活动。

仔细剖析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它实际上是微信生态在商场商圈场景下的一套能够打通“任督二脉”的能力体系:

如此,商场和商家实现了客流以及营收上的共赢,皆大欢喜。

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发展至今,国民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着结构性变化,线上线下加速融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格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据了解,目前,包括印力集团、凯德集团、华润置地商业、佳兆业商业和万科商业等商圈,都已联合微信支付共同打造智慧商圈。

未来,微信支付的智慧商圈整体解决方案将持续开放更丰富的产品、硬件及数据营销能力,助力线下商圈经营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