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令飞白举纲“交换人生”,音乐剧将呈现一版怎样的《人间失格》? - 周到

刘令飞白举纲“交换人生”,音乐剧将呈现一版怎样的《人间失格》?


作者:殷茵
编辑:殷茵
时间:2021-09-14 12:35

由染空间出品的中文原创音乐剧《人间失格》将于12月10日-19日登陆上海大剧院,前不久官宣的两位主演刘令飞和白举纲引发热议——音乐剧大胆地将原著作者太宰治与小说主人公大庭叶藏置于同一时空,而二人将交替出演这两个角色。

为什么会有这样“交换人生”的安排?这部风靡世界、引发无数人“爱恨交加”的半自传小说,在百老汇明星作曲家Frank Wildhorn领衔的跨国豪华主创班底下,又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音乐剧的舞台?

刘令飞白举纲,有一种“矛盾的统一”

近期的爆款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中,白举纲带着自己全新编曲的摇滚版《玫瑰玫瑰我爱你》热血登场;随后的《MMA》舞台上,他用爆发力十足的高音燃翻全场,更挑战堪比武打大片的格斗动作;最新的合作曲《悟空》中,他尝试用传统元素演绎现代风格。每一次,白举纲都在解锁全新的自己。

出演《人间失格》音乐剧,白举纲慎重考虑了很久。这种慎重源于他对《人间失格》这本小说“又爱又怕”。

他将原著翻来覆去读过许多遍:“我每当看到结局时,都会把书合起来,会感觉不敢去读这本书的结尾,我想可能就是因为喜欢这本书,我才会这样吧。”

对音乐剧舞台的敬畏与向往,让他下定决心,在音乐剧舞台上演绎让他共鸣的灵魂角色:“我在乎这部剧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音符。接下来四个月的排练里,我会为这部剧燃烧自己。”

刘令飞更是国内音乐剧圈作品最多的演员之一,出演过的男一号数不胜数:中文原创音乐剧《白夜行》、中文版音乐剧《变身怪医》《猫》《面试》《春之觉醒》《危险游戏》《摇滚年代》《谋杀歌谣》等等。

有着无数舞台作品的刘令飞已经演绎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对这一次《人间失格》的演出,他说:“我能感觉到,自己内心同时存在着澎湃与淡然两种矛盾的共同体,这是一种特殊的感受。它让我充满无比的创造力,想要去创造它。”

此番,白举纲、刘令飞交替出演太宰治与叶藏的消息,公布以来一直在观众中被热烈讨论:为什么要让太宰治和大庭叶藏同框出现?为什么会做既是“平行卡”又是“交替卡”的设计?

制作人梁一冰表示,太宰治和叶藏同框的设定,是团队试图从根源上去理解《人间失格》究竟在讲什么。

大家在研究了大量译本和资料后达成了共识:太宰治写《人间失格》,创造叶藏这个人物,实际上是在探讨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是本我与超我的关系,是人的动物性本能与人性对抗的关系。

至于两位男主演出形式的设计,则是希望让他们真正地去换位思考:“太宰治创造叶藏,给了他一部分相似的灵魂,又有一部分不同,是想要给自己另一种结局和可能性。但写到最后他发现,当他试图再活一次,原来只能做出唯一的选择,因为‘我只能是我’”。所以,这两个角色无法用黑与白、善与恶绝对地区分开,而是一种可能性与另一种可能性的对话。”

两位演员同时出演两组不同的“卡司”,难度显而易见,但他们在得知这样的安排时,第一反应是兴奋,也愿意“冒险”,“压力肯定有,但这种压力不是工作量增加了,而是如何做到微观上的不同,保留演员个性和特质,又能够在宏观上达到和谐统一的表达语汇。”中方导演许翀烨说。


有观众好奇,除了经验丰富的音乐剧演员刘令飞,为何会选中跨界出演的歌手白举纲。在许翀烨看来,白举纲和刘令飞在本质上都有一种反差感的存在,非常贴合现在设定的角色性。“比如,小白是极具少年感的,但他的嗓音是有厚重感的,非常稳;而令飞在形象和音乐剧表演经验上都很成熟,但他的声音唱出来又非常有少年感。”

音乐融入摇滚,电影感与戏剧感兼备

被中国观众亲切称为“野角”的Frank Wildhorn,是屡获托尼奖、格莱美奖提名的国际一线作曲大师。他曾为惠特尼·休斯顿创作了冠军单曲《Where Do Broken Hearts Go》,更创造出许多超人气音乐剧作品:横扫中韩市场的百老汇经典《变身怪医》,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上演的《德古拉》等。

此次他会为《人间失格》带来怎样全新的音乐风格?

Frank透露,《人间失格》的音乐将兼备电影感与戏剧感,还会融入摇滚的元素。随着故事的发展,音乐风格也会随着人物的成长而有所变化,去表达他们的情感与内心。

“我希望自己的音乐可以如实呈现太宰治的作品和这些角色们,讲好这个传奇色彩的故事,让大家听见这些角色的灵魂。”Frank坦诚地说。

制作人梁一冰分享了一个小故事:Frank最早的创作动机来自于小说,他摘取了小说中有感觉的内容写成笔记,在弹奏这些音乐笔记前,讲一些自己的所读、所想,分享心情。他为这些音乐笔记起了很温柔、很易碎的名字。“易碎到与他的外表完全不相符,让我发现,原来他也有这么柔软的一面。”梁一冰说。

几位主创也分享了自己对于《人间失格》的理解。

导演长谷川宁坦言,这本小说像一面镜子,照出自己行为上不好的地方,但转而又会想,什么叫“人间合格”呢?

所以在小说问世这么多年后,他希望现在的观众依然可以共鸣。

中方导演许翀烨则把问题反抛给观众,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作品、变成问题分享给大家,让观众走出剧场时可以去思考,什么是“人间失格”。因为他认为,戏剧往往不会直接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

编剧文雅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告诉那些社恐的、被误解的、“少数”的人群,你们并不是特例;也借此告诉那些与此相反的人,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不同存在,大家可以共存。  

编剧章明珠则表示:“看完小说我向自己提出了一个疑问:你是否可以向世间真正的袒露自己?可以袒露多少?这个世间能不能接住你的‘深情’?又或许,世间根本不需要。”

“我会被‘人间失格’这四个字聚在一起的感觉擒住。” 制作人梁一冰最后分享道,“很多人提到‘丧’,我在想,‘丧’究竟是什么?在我心中,‘丧’是一种暗色调的温柔。可以共情,却不具备侵略感。无论自己是否有变成一小团乌云的时候,当看到另一片乌云在那里,也会觉得是一小片软绵绵的温柔。”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