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要凉,“众筹私教”也不行!教育部:加大查处力度 - 周到

“一对一”要凉,“众筹私教”也不行!教育部:加大查处力度


作者:庞菁涵
编辑:庞菁涵
时间:2021-09-23 18:23:36
今日(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制度建设有关情况及下一步的工作内容。其中提到,将加大对“一对一”“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住家教师”等隐形变异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一对一”“众筹私教”……这些教培机构之外仍在私密进行的补习形式,正是“双减”以来家长们讨论较多的问题之一。

在治理校外培训市场当中,经备案审核的大型培训机构在“明”,监管上明确、直接;而一对一、住家教师等在“暗”的擦边球培训则存在监管困难,需多方配合。教育部以“用好各种方式方法”的表述,其复杂可见一斑。

这类灰色培训地带的存在,导致一种观点在家长中流传:大众化的补习班取消了,家长转向一对一等形式,无形中抬高补课成本,有资金资源的家庭能继续上课,会造成两极分化或加重一般家庭的补习成本。

在实际当中,此类变异违规校外培训现象,的确存在。

某社交平台,“住家家教”的广告比比皆是,资料页面包含了从女教师到男教师、从国内外名校本科到研究生、从培训机构出身到公办学校在职教师在内的众多人力信息,人物视频皆以英文自我介绍展开,颇具吸引力。

而这些广告不乏出自一些“高端家政”公司。

“复旦英语笔译硕士,浙江大学翻译本科,公立市重点高中英语教师 2020.09-至今……”某名为“XX管家”的家政公司推出的一名住家家教下面留言区,被其优秀的履历吸引的家长纷纷询价,视频中,该女生一口流利的英文印证了她长篇文字介绍。

并非个例,该家政公司主页中,类似的家教信息主题还有:“本科985院校、硕士世界名校”“硕士帝国理工,本科211”“国际认证中学教师资格”“钢琴十级”等等。

据某家政从业者介绍,住家教师需要与家政公司签约,上户时签三方合同,家政公司收取与教师首月工资等额的中介费,这些住家教师的收费在1.2万至2万不等,一些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收费超3万。而这一流程,与家政公司介绍保姆、钟点工、育儿嫂等一般家政人员无二致。

法律界人士表示,如果家政中介平台具备居间服务的资质,介绍家教则属于合法的市场行为,当然,如果行政机关出台新规将从事家教服务列为违法违规行为,则家政平台不能进行居间服务。

在一对一教学上,某专职从事家教的老师,在今年秋季学期仍带教着十余位学生,尽管他的收费标准已经达到了600元每小时,但仍不乏口口相传而来的生源。

“能明显感觉到,这些孩子的家庭‘不差钱’,有的甚至刚开课就直接甩来一学年的学费。”他表示,尽管目前具体的业务不受影响,但把教育培训当做事业,很明确已前景堪忧,最近正在计划转换职业发展方向。

一位常年聘请一对一上门家教、外教的家庭向记者表示,秋季学期以来,他们的上门课程还在继续进行,只是老师的上课时间要做出调整,因为周中需要按照学校安排轮值晚托班的看护工作。

很显然,这样的情况存在监管困难,不需要备案、分散而隐秘,如何界定、如何查处,是接下来实操所要面临的问题。

此外,今天的新闻通气会还提出,将治理打着国际旗号的竞赛,加快校外培训管理条例立法进度,对非学科类机构管理一并纳入。学科类培训转向、资本涌入非学科培训等问题,亟需出台相应指导意见,防止出现政策空白。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强调:“双减”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必须注重当前和长远相统一,往深里做、往宽里做、往严里做、往远里做,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强化监督检查,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络协调,统筹运用好各种方式方法,加大对隐形变异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目前,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基本构建起了“1+N”的“双减”政策制度体系。

“1”指的是“双减”《意见》是方向性的、宏观性的工作总纲领,如“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等。“N”指的是落实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对一些工作要求进行细化,已出台了学科类培训范围界定、“备改审”、“营改非”、培训材料管理、培训人员管理、培训机构登记等11个文件。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