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之外的专家通过5G全息影像上课,这堂“海洋”主题教育课有意思! - 周到

万里之外的专家通过5G全息影像上课,这堂“海洋”主题教育课有意思!


作者:李星言
编辑:李星言
时间:2021-09-29 20:50

今天上午,卢湾高级中学高二(2)班的同学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眼前的全息屏幕,南海博物馆方园博士的全息影像,出现在了屏幕上,面对孩子们的问题,娓娓讲解起海洋文化。相距万里的双方,通过全息影像实时讲解、交流、互动。这次独特的“向海图强、使命在我”主题教育课,不仅带给学生们全新的学习体验,也吸引了许多老师、教研员现场观摩。

此前,该班学生经过跨学科拓展课《史你有见地》的学习后,体会到海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开展了相关调查,还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的高中生海洋意识调查研究》,对海洋知识、海洋文化、海洋权益保护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给了班主任、青年教师秦新月以灵感——能不能设计一节主题教育课,引导青少年提升海洋强国意识,深入贯彻海洋强国战略呢?

正巧,正巧,该校今年新建了5G全息智慧教室,通过科技助力,为学生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生动的学习体验,深受师生的欢迎。于是,在整合多方资源后,这堂题为“向海图强 使命在我”的“迎国庆”主题教育课应运而生。


课堂一开始,关于中国地图为什么“竖起来”的探讨,瞬间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的高中生海洋意识调查研究》的展示,让人直观地意识到海洋事业关系到民族生存发展,要关心海洋、具备海洋意识。

接着,同学们通过人工智能实验区VR设备,跟随南海博物馆方园博士的脚步,身临其境体验南海文化。

随着课堂的推进,学生们通过小组展示及知识问答,进一步了解了海洋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作用与意义。而方园博士更与学生们在人工智能实验区进行5G全息对话,让探究与交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海洋文化对海派文化的影响。

同学们还一起走近了上海市市徽,深入体会海派文化孕育的上海城市精神。

学生们的思考在课题研究中聚焦,在探讨交流中升格,在文化剖析中深入,在理想价值中诠释。最后,秦老师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高中生如何践行“向海图强”使命,树立海洋强国的蓝色信念,勇担“向海图强”的时代使命。“迎国庆”主题教育课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推向了高潮,在“向海图强”主题研学活动的推进中走向了深处。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国庆长假,同学们还要完成一项很有趣的作业。作为“向海图强”主题研学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可以选择航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海派文化中心、上海湾区海洋文化交流中心等场所,通过云观、走访、调研等形式,完成研学活动记录单。

据悉,作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卢湾高级中学秉承“科学树人,人文立魂”的办学宗旨,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人工智能校园,打造5G+AI课堂,实现技术赋能育人。

视频来源:陈征
图片来源:陈征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