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觉醒年代》百幅版画来沪展出,国庆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重温那段“燃情岁月” - 周到

电视剧《觉醒年代》百幅版画来沪展出,国庆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重温那段“燃情岁月”


作者:詹皓
编辑:詹皓
时间:2021-09-29 09:25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今年成了热播剧,该剧实现了党史题材电视剧历史思辨与观赏价值的双重逾越。剧中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党的创建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觉醒年代》在视觉表现上多元创新,灵活运用了版画这一大众艺术形式贯穿始末,在剧情进展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深沉厚重的版画画风,反映出大众的思想觉醒和勃发的人民力量,具有相当感召力。



■展览现场


如今,为电视剧《觉醒年代》而创作的百幅版画作品来到上海展出,2021年9月28日至10月17日,由上海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心、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旧址纪念馆、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红色文创发展中心协办的“追忆觉醒年代,感悟伟大建党精神——《觉醒年代》百幅版画作品展”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



■《觉醒年代》版画作品


上海是中国现代新兴版画艺术的发源地,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鲁迅先生提倡的新兴版画运动90周年。此次展出的100件版画作品,都由电视剧《觉醒年代》插画主创、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张耀来精心创作,内容丰富、笔触细腻,再现了那段革命峥嵘岁月,展现了革命者的初心之纯、主义之真、信仰之坚、理想之美。

张耀来先生自1980年代初开始从事壁画和历史画创作与研究,曾多次受邀为国家级、省部级博物馆、纪念馆绘制历史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美术展览。电视剧《觉醒年代》选用了张耀来先生为该剧创作的版画220余幅,为影视剧增添了新的叙事样式。


■《觉醒年代》版画作品


张耀来先生表示,为了创作好这批作品,他首先重温了历史,收集了近26万字文字资料,以及大量美术资料和历史图片。

为克服创作时间的限制,张耀来没有用传统版画技法,他试验了大量的纸张、颜料等媒介材料,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配制成功适合的颜料和底涂料,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还成就了一套利用新媒介在纸板上快捷地刻出“木刻版画”效果的新技术。

为了再现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一幕,张耀来在旧址已消失的情况下,多方查考,终于在档案馆找到一份当年警察厅绘制的赵家楼草图,还原出赵家楼昔日的面貌进行了创作。



■版画《觉醒年代》中的"赵家楼"



■版画《觉醒年代》中的“火烧赵家楼"



在本次展览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俞秀松日记》出版编委会成立仪式, 以及《红色石库门手记》首发暨捐赠仪式。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融媒体读本《俞秀松日记》记载了《共产党宣言》翻译和问世过程,同时日记对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时间的确定提供了史料支撑。

本次展览也是一场融媒体展,通过手机下载小程序,扫描部分展品,还可以实时看到相关红色历史的讲解视频。




追忆觉醒年代,感悟伟大建党精神——《觉醒年代》百幅版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9月28日至10月17日

展览地点:南京西路325号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西楼二楼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