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上海的理由!跟着“克勒门”漫步苏州河边,这里有文学、光影、音乐…… - 周到

喜欢上海的理由!跟着“克勒门”漫步苏州河边,这里有文学、光影、音乐……


作者:徐颖
编辑:徐颖
时间:2021-10-03 19:33:33

当《苏州河边》轻轻唱起,

当《苏河梦游》旋律响起,

当描写苏州河的诗句被深情念起,

你将在苏州河边看到哪些新的风景?

克勒门文化沙龙

秋高气爽,本期克勒门文化沙龙以“苏州河边”为主题,邀请了各路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苏州河边那迷人的人文风景。

在诗与音乐中,沙龙活动把大家带到了“苏州河边”,上海人的母亲河边。


小时候在苏州河里游泳还撞到鱼

著名作家赵丽宏,从小生长在苏州河边,对苏州河有着不一般的感情。

“我小时候河水清澈,我在苏州河里游泳,这是童年非常引以为傲的历史,我从四川路桥跳下去,跳到苏州河去,然后往西面游上来。”

 

作家赵丽宏

“因为游泳,其他小孩都觉得我很了不起。”赵丽宏说,“我游泳的时候,苏州河还是有一点清的,苏州河不涨潮时候,是黄色的,还有一点绿色,游泳的时候,还撞到鱼,水里还有鱼。”

可是苏州河后来越来越脏。尤其是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赵丽宏甚至形容,这是全世界最脏的一条河。不管涨潮还是落潮,永远是黑色的,散发着臭气。

赵丽宏当时写了一首诗,题目叫《一个设计师的幻想》。“把我填没吧,把我填没,我不愿意用甩不脱的污浊,破坏上海的容颜,我不愿意用扑不灭的腥臭,污染上海的天廊,哪怕,为我装上盖子,让我成为一条地下之河。”

在诗中,赵丽宏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城市设计师,他说,“我想到的唯一办法是把这条河覆盖起来,让它成为地下河流,这是诗人的想象。”

1998年,赵丽宏在长诗《沧桑之城》里又一次写到苏州河。

他说,“我目睹这条河慢慢变化,作为一位上海人,这是改革开放这些年最美好的一件事情,也是最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当年我认为它不会变干净。我去过国外,法国有塞纳河、俄罗斯有涅瓦河,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条母亲河,每条母亲河都比苏州河干净。”

赵丽宏说,“想不到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和努力,这条河在我们不知不觉当中完全改变了模样。其实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这条河怎么变迁的,这是慢慢变化的过程,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人付出了心血。”

而在这个见证奇迹的过程中,赵丽宏也把自己对苏州河的依赖,无奈,绝望,到欣喜,感动,赞叹,全都融在了他的作品里。

创意原点来自“克勒门”

如今苏州河岸实现全线贯通,人们可以感受到苏州河对城市生活带来的改变,尤其在苏州河的静安段,文学、光影、音乐,随处可见人文景观的惊喜。

苏河贯通静安段的总设计师、上海市政总院副总工程师钟律透露,这其中也是受了“克勒门”的影响。


苏河贯通静安段总设计师钟律

两年前她参加了克勒门“路过静安”主题沙龙,聆听了苏州河边的故事,感受到了河畔的人文气息。

当时她刚刚负责完浦江贯通45公里的系统工程,非常巧的是,参加完克勒门两周后,她就接手了静安段苏州河的贯通设计工作,她将“克勒门”里的记忆融入到了静安段的规划创作中。

苏州河边

钟律谈到,整个创作里面,我就是把对克勒门下午茶的记忆融汇到设计里面,设计里面分为几个篇章,当你漫步苏州河的时候,你会遇到文学、你会遇到音乐、你会遇到电影、你会遇到美术艺术、会遇到未来的想象等等,“所有这些东西,可能都是我对苏州河创意的原点。”

后来他们还跟《新民晚报》联手发起诗文征文大赛,收到了1000多篇来稿,参与者从8岁到86岁。

钟律谈到这个创意的缘起时说,“受克勒门启发之后,我查阅了关于苏州河近代的文学,赵丽宏的《苏州河夜航》给我启发,我感觉这是与文学对话的一条河流,才发起了这次征集。面对全国,征集大家对静安段苏州河的畅想,也是上海文化的一次传播。”

苏州河边的诗

身为此次诗歌大赛评委,赵丽宏看了这些诗作之后很感动。“这是对这个城市,对生命的爱。也是上海人对母亲河的感情,我们从1000多首来稿作品中,评选出100首佳作,再从中选出21首优秀作品,镌刻在苏州河边,还有盲文。”

“当年写《一个设计师的幻想》的时候,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发展,这些诗放在苏州河边上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听。那天我看到一个盲人摸着盲文,大声读这个诗,非常感动。”

一曲《苏州河边》里有城市的脉动

提到上海的苏州河,由陈歌辛创作的歌曲《苏州河边》是绕不过去的经典,是独一无二的标志,陈歌辛的长子陈钢先生对这首歌更是有着深刻又独到的见解。

他说,《苏州河边》的旋律绮丽而充满遐想,能将人卷入时光的隧道,更深的体会上海的高度,宽度和它的温度。

 

作曲家陈钢

有人把《苏州河边》这首歌,叫做“春申小夜曲”,“夜留下一片寂寞,世上只有我们两个。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千言万语变成沉默。”

陈钢说,“这歌词也是我父亲写的,让人好像看到,一个个情人,在苏州河畔慢慢走过,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时间在苏州河上停了下来。”

他说,通过这首歌产生很多遐想,让人感受到上海城市的脉动。

在他看来,苏州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我们文化的源头,更是喜欢上海的理由。

陈钢说,“我喜欢上海的理由,就是因为我们有苏州河,我们有更加美丽,更加幸福的上海。”

有意思的是,《苏州河边》这首歌也是青年音乐家罗威留在上海的理由。

初到上海的罗威,跟着这首歌走进了上海的深处。


陈钢和罗威

《外滩漫步》惊艳亮相后,作曲家罗威的邀约不断,其中就有一曲写给苏州河的旋律《苏河梦游》。

虽然这曲《苏河梦游》尚未公开发布,但“克勒门”观众却得以率先一饱耳福,小提琴演奏家李思乐现场演绎了《苏河梦游》的片段,令人沉醉其中,闭上双眼仿佛就能看见苏州河沿岸的人文气息和梦幻夜景。

苏州河孕育着这座城市美的探索

经历几番潮起潮落,苏州河却始终与美术和美丽的画面联系在一起。

艺术评论家林明杰分享了历史悠久的苏州河边的美术历史,从元代到民国,从塞纳河的左岸右岸到苏州河的潮起潮落,苏州河孕育与包容着这座城市美的探索。


主持人阎华与艺术评论家林明杰

穿过历史,回到当下,苏州河边也是当代艺术的母亲河,汇聚着最新锐的艺术文化,比如在上海声名远播、红极一时的莫干山路上的M50,又比如选择坐落在苏河湾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机构UCCA Edge 。

阎华、 林明杰、 卞卡

“今天,苏州河沿岸的文化生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UCCA Edge选择苏州河边,选择苏河湾,因为这里是这座城市最好的自然景观,最优质的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 UCCA Edge的负责人卞卡如是说。


图片来源:由主办方提供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