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晚,音乐人宋冬野发布长文,控诉自己“复出难”引发网友热议,目前已被新浪微博禁言。
长文以“演出临时取消使得工作人员的努力化为泡影,观众期待落空。”一事为契机,细数了他从吸毒被捕以来的“心路历程”:艺人工作压力大,是精神疾病重灾区;贩毒者趁虚而入,他们才是“杀人”的人;被刑拘之后反思很多,后来就改邪归正好好生活了,为什么还是总被取消演出。
文章最后还抛出了文绉绉的“神来一笔”:“这个世界会好的。”
字字句句仿佛受尽委屈,却毫无反省之意。网友怒评:“看完就一点感想,一点都没有反省。”、“全篇我是受害者,我没错。”
宋冬野曾经是一位民谣歌手,因创作出《董小姐》、《斑马,斑马》、《安河桥》等歌曲被大众熟知。2016年,宋冬野因购买大麻被北京警方行政拘捕,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对于触碰毒品的理由,宋冬野在被捕时的说辞和长文中一样,觉得可以“获得创作灵感,逃避作为艺人的压力”,这在很多艺人吸毒案例中都能听到。
但试问哪一个行业压力不大呢?远在边境最危险一线的缉毒警察压力大不大?对抗疫情的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压力大不大?每一个普通的上班族面对房贷车贷并且肩负家庭重担的压力大不大?难道大家都要依靠毒品制造的幻觉逃避现实吗?!
宋冬野还将责任推给了贩毒者,声称是他们在供给端杀人,仿佛自己作为需求方是受了好大委屈的受害者。在这条罪恶的商业链上,不论贩毒还是吸毒,每一次交易都是践踏法律,无异于在缉毒人员身上开枪!
今天,多个警方官微也就此事连续发声表态:如果吸毒艺人可以复出,那么可以让我们牺牲的缉毒民警复活吗?
有网友表示:如果缉毒警察有机会重新活过来,那他们就有重新做明星的机会,否则免谈。
而令人气愤的是,有网友在中国警方在线2020年发文“吸毒明星复出和缉毒警之间的关系”微博下@宋冬野,问他“你还觉得委屈吗?”宋冬野的回复是:觉得。
这就是宋冬野所说的“我已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做艺先做人这件事,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有网友发现,近些年来宋冬野并没有完全淡出公众视野,从他的微博也能找到参加音乐节以及线下演唱会的相关动态。
而此前,中央宣传部就曾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加大对违法失德艺人的惩处,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
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
只能说,观众已经对他相当宽容了。作为公众人物,做出了这样的不良示范,又该以什么样的理由再一次站在舞台上,成为万众瞩目的、人们报以鲜花掌声的公众人物呢?
据统计,2020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6.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2万名,缴获毒品55.5吨,新发现吸毒人员同比减少30.6%。
而与这些缉毒成绩相对应的,是2017年以来全国有30余名禁毒民警牺牲、60余名禁毒民警负伤的心痛数据。
如果还记得他们,就断然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如果触犯了法律还不需要付出多大代价,那这个世界才是真的“不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