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两门外语的“小院士”考入复旦!全能型学霸分享成长心得 - 周到

精通两门外语的“小院士”考入复旦!全能型学霸分享成长心得


作者:张骞
编辑:张骞
时间:2021-10-21 15:20

她熟练掌握德语,曾在德国海外教育司DSD二级考试(DSDII)中获得上海考生总分第一,口语、阅读满分的好成绩;

她是DAAD奖学金得主,全国仅两名,她是其中之一; 

她是中国少科院的“小院士”,还是辩论高手,写得一手好书法……

她就是刚刚从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毕业,在今年高考中被复旦大学录取的施怡阳同学。值得一提的是,她除了收到国内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收到了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等的录取通知书!

同样是高考生,为何她能收到如此多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她有何学习和成长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来看上海升学的报道!

热爱哲学被多所国内外名校录取

成人仪式上,作为学生代表演讲
一边准备国内高考,一边申请海外留学,这很难,但施怡阳却做到了两者兼顾:她除了获得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同时获得了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等的录取通知书。
“这可能是在甘泉外国语中学读书的学生的优势之一吧。”施怡阳说。
施怡阳初中、高中都就读于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上海甘泉外国语中学。在甘泉,百分百学生同时学习两门外语。区别在于是两门必修,或是一门主修、一门辅修。
目前,甘泉开设有英、日、德、法、西五门第一外语,韩语、泰语等9门二外课程。这种双外语教学实验探索始于2000年,已成为甘泉外国语中学的一大教育品牌。施怡阳就读的正是双外语实验班,需要同时学习德语和英语。
德语班师生合影
据了解,凭借高考成绩和DSDII证书,既可以选择报考国内心仪的大学,也可以直接申请德国所有大学。鉴于这一优势,甘泉的很多学生在面临升学时会两做手准备。
施怡阳虽然收到了很多德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最后她还是决定去复旦大学读书。
“其实,暑假里也一直在摇摆不定中。因为我之前一直很向往在德国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德国古典哲学,而最终决定选择复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和复旦很有缘分,在之前的哲学暑期课堂,还有提前批录取面试中,和哲院的教授们打过照面,拜读过王德峰、王国豫教授等的著作。他们如此有人格魅力,可以想见复旦哲院的风采,我也很难不心动。”
据了解,因为学习德语,施怡阳了解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巨擘,并逐渐喜欢上了哲学。 
“我一直觉得哲学不是每天在生活中显现的学科,很多人问我怎么看待哲学的时候我都这么回答,我觉得哲学在生活的裂缝中。在痛苦的时候,哲学就找上来了。至少我不会每天都思考一个哲学问题,像完成背单词的任务一样,但是每当我的生活出现裂缝的时候,哲学就会钻进来和我对话。哲学中终极关怀的力量,并不是在我读到它的当下体现的,而是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在我自己有所体验的时候勃发的。我的生活当中一些迷茫无措的节点,是哲学在教我怎么思考,告诉我一些世界的真相同时也在慰藉我怎么去迎战、或者释怀,哲学可以说是已经植根在我生命里的学科。
因此,在决定究竟是在国内还是去国外读大学时,施怡阳说自己很长时间里就像布里丹之驴一样,想到这个两难抉择就非常痛苦。“最后我和自己达成和解的这个理由是:我认同的哲学不是空谈,不是心灵鸡汤,而在于生命实践,不在于我个人的,而在于这个民族千万百姓的生命实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她表示,留在国内,能让她更好地体察国内的社会生活。我衷切地希望我的青葱岁月能够和民族同频共振、血肉相连,而不是漂泊十年,当个博学的异乡人。那样住在象牙塔里的话,读再多的书对我来讲没有意义。复旦的强基计划给我提供了辽阔的平台,现在的一切都是很好很好的安排。”

兴趣爱好广泛综合素质强

翻开施怡阳的简历,让人眼前一亮:
DAAD奖学金得主(全国仅两名) (01.10.2021-30.09.2024);
参加德国海外教育司DSD二级考试(DSD II),获得上海考生总分第一,口语、阅读满分;
她喜爱哲学,曾参加复旦暑期哲学课堂,她的论文《对基因编辑技术公正性的反思》获得了十佳优秀论文;
高中期间担任校学生会主席、班长,是普陀区三好学生;
参加第九届德语奥林匹克竞赛,是B2组别的全国冠军;
参加中国少科院课题交流展示大会,课题获一等奖,获“小院士”称号;
参加上海青少年健康教育活动,获得高中组辩论赛的亚军;
曾参与2019年德语青年辩论赛,获得华东赛区二等奖;
她学习成绩优异,长期稳定在年级前三名……
由此可见,除了学习成绩佳、有语言优势,综合素质强是她能同时获得多所国内外大学青睐的主要原因。
施怡阳的兴趣爱好也非常广泛,她从幼儿园中班就开始学习书法,目前拥有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少儿书法九级证书(该系列证书的最高级别);
“我还记得我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人还没桌子高,就在地上垫木板。大概到了小学二三年级才不用垫木板就能够到桌子了。”她分享,“我觉得是书法给了我艺术乃至人生的启蒙。我的书法老师陪伴了我从幼儿园到初三,最懵懂的童年时代。在他那里,我不仅是学写字,也学汉字起源,学造字的哲学和中国人传统的做人道理。如果没有学书法的话,我可能就没有机会去解开这些汉字密码。”
学习两门外语、练习书法、做社会课题、参加各种比赛……施怡阳是如何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各项兼顾?
首先是分清孰轻孰重,我的心里有一个尺度,没有意思的事情就不浪费时间,有意义的事情我才会去做。
其次是提高执行力。想到我就会去做。拖延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是我的风格。
最后就是心里有规划。我一直有定计划的习惯,不是每分每秒卡死的那种时间表,我不喜欢用那种精确的计划来徒增焦虑感。就是安排一下每周大致的任务,再到周任务拆解成每天的小任务。这样做事比较有条不紊。”
她分享了高二上半学期时的一次经历:“我当时连着一个月内有两场市级辩论赛,还有准备课题答辩,以及参与一次全国德语的公开课。另一边学业当然也不能放。那一个月每天都像加了氮气的摩托一样往前冲,喝咖啡喝到脚步发虚也觉得好幸福。现在怀念起来觉得当时又拼又疯,好想再来一次。”

施怡阳参加辩论赛获得亚军 

学习心得分享

在国际德语奥赛中国赛区中获得冠军
在生活中,施怡阳是一个性格外向,表达欲强,很较真的人。
“我有点完美主义的小毛病。比如学习上抓到某一个点不太懂,或者一篇作文写得不是很满意,会死咬住直到弄清楚、让自己满意为止。”她说。 
她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我从高中入学的第一天起我的班主任夏洁老师就一直和我们强调要‘全情投入、无怨无悔’。
回顾我这三年,我觉得我是无限靠近这个要求的。我会珍惜课堂上每分每秒的时间,不懂就问,想不通就琢磨,不满意就打磨。 
其实我觉得高中生都应该明白,也是我自己慢慢体悟出来的一个道理:人很难在他处获得这么稳定的生活目标了。以学习作为生命此刻的唯一旨意,不管不顾,心无旁骛,只要学习。只有高中生才有这个幸福。 
首先有了这个状态,后面的事情会顺理成章很多。主动“缠”着老师、刷题、做错题、自测、整理题型等等,做起来都好幸福。还能有比学习更幸福的吗?一边缓慢受锤,一边还能踏实进步。”
至于语言学习,施怡阳觉得自己是有点小天赋的。之所以在小升初时选择甘泉外国语中学,主要是父母考虑希望可以发扬她的天赋,多学一门外语。
“我记得当时还在选择法语还是德语中纠结,最后选择德语是因为我更欣赏这门语言干净利落的气质吧。”
英语和德语因为词汇本身的相似性,其实学习时反而会互相裨益。只不过我这几年说德语比说英语更多,所以说英语多少有点德意志味儿,这个倒也没想太多怎么去克服,对我来讲是在甘泉外国语中学七年德语学习留下的一个烙印,挺有意思的。”
施怡阳德语和英语都非常出色,她2017年就考出了英语中级口译证书。她总结语言学习的方法,简短地说,就是要:“投入地输入(听和读),积极地输出(说和写)。具体就是指要在每一阶段输入大量符合自己学习水平的新鲜语料,看外语新闻、外刊文章等;并且积极勇敢地和老师,尤其是外教老师对话。不会写作和交流,只会阅读的外语学习在我看来是偏废的。
参加学校的公益直播活动
据了解,进入甘泉后,施怡阳进行了系统的德语学习,同时,学校也为学生搭建了很多实践平台,使她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很多锻炼机会。
这又要提到甘泉的又一大特色,各种外事接待和文化交流活动多。目前甘泉已同日本、芬兰、德国、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40多所大中学校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每年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团体数十个,平均达1000多人次。另一方面,甘泉2003年成立外国学生部,累计至今共有两百余名各国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
作为学生会主席,施怡阳也是这些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作为甘泉外国语中学学生代表接受电视台采访
她特别分享了自己高一去哈佛交流的时候的经历:“高一深秋,我远赴波士顿,作为‘预备生’在哈佛大学进行了为期九天的浸润式交流。当时的我心心念念上一堂真正的大学哲学课。于是自行搜索了哲学系的课表,在教室门口果断拦下教授,请求让我旁听。在那堂仅有12人的研讨课上,我和哈佛学生们围坐在一起,探讨马基雅维利。课后走出哲学楼,日光洒下,我心如擂鼓,仿佛大梦初醒。那并不只是我人生中的第一节哲学课,也是我像柏拉图所说的‘野人’一般第一次走出洞穴。我也是从那时候深深喜欢上哲学这门学科的。”

学霸书单分享

最后,施怡阳为上海升学的粉丝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书籍:

“我想推荐给对哲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刘擎教授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这是一本我看完后想安利给全世界的书!刘擎老师介绍了西方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及其理论,细致地讲解了他们的论述思路、结论,并且加以阐发自己的解读。一方面,这里的每一位思想家都值得我们脱帽致敬。另一方面,刘擎老师写得深入浅出,简要但不浅陋,有深度也有温度,我个人认为对大众不会形成很高的阅读门槛。非常值得大家一读。”

看了施怡阳的分享,对你有何感触和启发吗?欢迎写留言分享哦。

注:本文系上海升学原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转载须联系授权,授权转载请署名并标注出自“上海升学”微信公众号(ID:shanghaishengxue)。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