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自科技(688737)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首日开盘破发,开盘价为70元/股;盘中一度跌近17%,上午收盘N中自跌6.09%,报66.58元;半天换手率为35.29%。其发行价为70.90元。这是今年来A股市场首只破发的新股,也是科创板自开板以来第二只上市首日破发的新股。
“近期新股破发时间越来越快,发行价高是原因之一。好不容易万分之二中的签,上市却亏了。”一位投资者说,看来又到打新有风险阶段,希望新股发行价更合理点。
作为燃料电池催化剂第一股,中自科技首次公开发行2150.87万股,网上发行中签率为0.02566555%。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
此次IPO,中自科技募集资金净额14.07亿元,将用于新型催化剂智能制造园区项目、汽车后处理装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国六b及以上排放标准催化剂研发能力建设项目、氢能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能力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用途。其发行市盈率为27.9倍,最新行业市盈率49.68倍。虽然绝对价偏高,但发行市盈率不高,但上市首日还是破发。
中自科技上市即破发与其业绩下滑有关。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54.61%;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81.76%、86.31%。业绩下滑主要系下游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受年初油气价差缩减、上半年国五柴油重卡冲量销售等短期不利因素影响所致。截至其上市公告书签署日,公司天然气车催化剂的销售情况仍未见明显改善。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500万元至5400万元,下降75.33%至70.4%。
2018年至2020年中自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10.01亿元、25.77亿元;归母净利润-5930.97万元、8655.37万元、2.18亿元。其业绩波动较大。
2019年12月4日,科创板新股建龙微纳(688357)上市首日破发,是科创板首现上市首日破发第一股。作为河南科创板第一股,建龙微纳发行价43.28元,上市首日收跌2.15%至42.35元,即使以当日最高价(44.88元)卖出,中一签也仅赚800元。但此后建龙微纳股价迅速拉升,并成功“逆袭”,目前股价超200远,较发行价上涨3.7倍。由于新建产能逐步释放以及公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公司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亿元至 2.01亿元,同比增长113.27%至114.33%。
分析人士认为,首日破发的公司本身发行价格较高,业绩与估值不匹配导致其价格加速回落。市场理性回归的窗口时间越来越短。资深投行人士网骥跃指出,注册制IPO定价规则修改,针对的并不是低价发行,而是报团行为。报团扭曲了市场,并不能真实反映询价机构对新股的看法。发行价还是询价机构主导的。出现破发很正常,无风险打新才是不正常的。因此投资有风险,打新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