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秋天的安福路是很美的。最近,晨报记者去安福路采风,走到半路,想找个地方“方便”一下,发现这条文艺范十足的小马路,竟然没有一个公共厕所!记者在寻找公共厕所的同时,就此对安福路的“方便”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访。
安福路之所以被称为上海文艺小马路和文艺打卡地,是因为在这条小马路上,有着各式的咖啡馆、西餐厅、家居店、面包房、图书馆、花店……当然,还有小资人士和文艺青年视为殿堂级文艺打卡地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海派作家惜珍在《在上海寻找上海》一书里曾写到安福路,在她的笔下,安福路的历史文脉非常清晰,而透过文字,可以看到安福路不同时间维度的生活场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惜珍重新解读了安福路近年来之所以走红的原因:
当时,在上海白领的心目中,安福路是和话剧联系在一起的,“想看话剧就到安福路”几乎已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共识。话剧在内敛低调的安福路上似乎有一种天生的融合感,当话剧俨然成为一种时尚,安福路也火了起来。那几年,假如你打的去安福路,善解人意的司机会说一句:“哦!是去看话剧的吧!”
近年来,武康路-安福路一带已经成为知名网红商业街区,是外地游客和城中年轻人的热衷探访之地。今年9月,第一批公布的上海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当中,武康路-安福路街区位列其中,不少市民游客也纷纷来到安福路旅游打卡。
一到周末,安福路的人气绝不亚于市中心的繁华街道,许多西餐厅和咖啡馆外的街边座坐满了客人。对于这些客人来说,部分餐厅和咖啡馆内部设有洗手间可以解决“方便”问题;那么,对于一些不进店消费的游客和路人而言,在安福路没有公共厕所要“方便”怎么办呢?
有熟悉的商户告诉记者,在安福路157号有一处地方,里面有厕所可供使用。记者来到位于安福路157号的一栋建筑,发现这里有多家餐厅和面包店,走进去,上楼梯,在二楼和三楼分别发现男洗手间和女洗手间。
由于安福路157号门口没有任何标示,大多数路人和游客并不知道这里面有洗手间可以“方便”,只能说是非常隐蔽的两处“方便”场所。
而据一位餐厅员工介绍,这两个洗手间主要是为了方便店内客人,清洁卫生也是商户与物业共同维护,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属于公共厕所的性质,因为平时进出方便,所以有些熟悉的老客人和附件商户会来这里“方便”。从使用时段上来说,洗手间也不是24小时可以使用的,一般到晚上餐厅大厨下班,餐厅结束营业之后,靠近马路的铁门就被锁掉了,那时,店内客人和路人是无法进入洗手间的。
有经常去安福路白相(沪语:玩)的朋友告诉记者,在安福路旁边一条马路(五原路)上应该有公共厕所。记者从安福路沿着乌鲁木齐中路一路步行,来到了五原路口,这里有一处距离安福路最近的公共厕所,但目前正在改造施工当中。记者进到里面一看,现场堆放了水泥和砖块,尘土飞扬。一位正在搅拌水泥的工人师傅表示,他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能完工。而按照外面的告示牌,市民要“方便”的话,需要沿着乌鲁木齐中路步行300米,到复兴西路的公共厕所。
对此,乌鲁木齐中路一家文具店老板也表示认同,他告诉记者,公共厕所改造已经等了两个多月了,目前自己要“方便”只能骑着电瓶车去复兴西路的公共厕所。
有人告诉记者,在安福路附近的地铁站内有一个洗手间,这应该是目前距离安福路最近可以“方便”的地方。记者从安福路151号出发,步行前往常熟路洗手间,走了大约500多米,经过一个红绿灯,过马路,从常熟路地铁站6号口坐扶梯下去,在通道内走了一段,终于发现一处洗手间。不过,由于地铁站的运营时间所限,这个6号口一般到晚上11点左右就关闭了。
世纪商贸广场是安福路上的最高建筑,也是安福路著名的商业地标,每天这里上下班时段,进出的白领熙熙攘攘。那么,世纪商贸广场能进去“方便”吗,记者体验之后发现,进入世纪商贸广场要经过门口保安的健康码和行程码检查,进入大楼之后,有闸机拦着,没有门禁卡是无法进入大楼的,除非有楼里的白领接你进入。
一位快递小哥告诉记者,自己也就是利用每天进楼接受快递件时的十几分钟时间,可以顺便在楼里客户的公司洗手间“方便”一下,平时要在附近上厕所还要同时能找到停车的地方,那就非常麻烦了。
记者在安福路遇到一位环卫工人,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时要上厕所“方便”很费事,都只能要去旁边弄堂里的一个地方解决。
记者来到了安福路191号,经过一番打探,终于找到了环卫工人“方便”的地方。在垃圾桶旁边有一扇门,记者拉开不锈钢门,戴着口罩,仍能感到一股熏鼻的臭气扑面而来,仔细一看,原来这是给居民倒马桶等污物的地方,根本不是什么厕所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环卫工人表示:自己非常希望安福路能有一个公共洗手间(厕所),那就太方便了!
作家、学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谈峥教授今年多次前往安福路的巨波莱丝公寓蔓茂花廊筹备展览,他告诉记者:
那时候去安福路,都是使用公寓里面花廊的洗手间,因为那一段路没看见有公共厕所。安福路在成为网红街后,应该考虑设置一个公共厕所,毕竟来往的人多了。
居住在安福路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不敢打开靠马路的铁门,因为时不时会有找不到公共厕所的路人从铁门闯入,直接在天井这里“方便”。
虽然安福路部分商户内部都有厕所,但烟酒食品商店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认为安福路非常有必要设立公共厕所,因为平时一直有很多人来问,而双休日来问上厕所的人特别多,除了游客外,还有前往华山医院的病患者。
很多人认为,安福路现在是寸土寸金之地,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建造一个符合标准的公共厕所。居住在世纪商贸广场附近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自己在安福路居住了一辈子,之前在不远处的长乐路曾经有一个简易型的公共厕所,但后来拆除了,所以安福路这一带就没有公共厕所了。
这位居民个人认为,安福路作为上海著名的文化小马路,应该造一个公共厕所,其实在华尔登广场下面就有几块空地可以建造公共厕所。
记者在这位居民的带领下,前往华尔登广场实地走访了一下,看到了他个人认为比较适合建造公共厕所的几处空地。
文化评论人、荆棘鸟书会创始人、上海荆棘鸟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干启明就在安福路附近工作,平时他也一直去安福路漫步,对这条马路非常熟悉。就公共厕所在城市当中扮演的角色,安福路有没有必要设置公共厕所等问题,晨报记者与干启明进行了一番对话。
晨报:在国际化城市评价体系当中,公共厕所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干启明:如厕是人类最重要和最频繁的行为之一,“轻松如厕”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行为。我记得在1990年代初期,北京首次提出了“厕所革命”,并将改造公共厕所纳入了首都文明工程首选课题,大家逐渐树立起“厕所”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公共厕所作为维护城市正常运营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其建设与改造工作不仅影响了市民与游客的基本需要,同时还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张力。城市的规模、地位、发展以及日常运作等,无不与其息息相关,它刻画着城市的每一个细节,显示着城市的品位,传达着城市的人文气息,日渐成为了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晨报:对于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公共厕所是不是越多越好?
干启明: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以及《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城市每平方公里应有3座公共厕所,繁华街道每300-500米应设置一个公共厕所。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目前还不是公共厕所是否过剩的问题,而是要应地制宜,合理布局,如何建设多一些环境优美和卫生保洁良好的公共厕所,并争取朝人性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目前在一些国际城市,已经把餐厅与厕所同等看待,如日本的公共厕所内有自动如厕器,“方便”之后有自动喷出的暖水对如厕部位进行清洗、烘干。
晨报:我们看到,上海已经公布了第一批市级旅游休闲街区,那么对于这些休闲街区的马路来说,公共厕所是不是作为刚需配套?
干启明:肯定是刚需,而且我认为应该是“钢需”。安福路作为市级旅游休闲街区的一部分,自然需要有相应的市级旅游公厕的标准来规划设置。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具选择美的天性,唯独人类在面对自己释放人体排泄物这件事情上,无法接受窘迫。旅行本身是一种美学活动,在这样美好的行动中,人们如何“善待”如厕这件事,就是文明的缔造与预告,也是优化城市人文环境的重要举措。相对而言,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投入成本低、效果好,但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
晨报:有人认为,安福路不长,也就800多米,而且附近马路上也有公共厕所,所以没有必要专门去设置一个公共厕所,对此你怎么看?
干启明: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如果要实现“轻松如厕”,就应该在安福路建2座公共厕所,反之,就随意啦。刚才说过了,繁华街道三五百米应建有一个公共厕所。再说,谁能知道自己走到哪里就开始尿急了呢?是在100米走到公共厕所路程当中,还是500米奔向公共厕所路程当中?这个答案不得而知。另外,不同年龄、体质的人群(例如老人和婴幼儿),还有一些经过此地去医院的疾病患者,他们对如厕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准备期,这点必须明确,即便是附近马路上也有公共厕所;另外,在安福路上设立多个明显的公共厕所标识也是一个要注意问题。不要忘记我们刚刚所提到的——安福路已经成为市级旅游休闲街区。
晨报:还是回到公共厕所设置必要性的问题上。有经常去安福路的朋友表示,目前安福路上部分营业性餐厅、面包店和咖啡馆,也允许游客使用他们店内的厕所,所以没有公共厕所问题也不大。
干启明:安福路上确实有部分营业性餐饮店家,他们善意允许游客使用店内洗手间,但无论从商业属性还是从社会公共环境角度,这种无奈中的应允其实都是一种不合理的存在。允许路人使用洗手间,是商户提供的友情服务发挥了作用,但如果商户不允许路人使用洗手间,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好比有人急匆匆要进你家去解决如厕问题一样,作为房主,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作为一条马路,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厕所设施的设计显然是存在缺陷的。
晨报:你有遇到过附近没有公共厕所的尴尬吗
干启明:我自己有过一次尴尬的经历。那是前年,某天晚上,我在市区开车途中闹肚子了,环顾四周也看不见公共厕所,当时真的也是心急如焚。
筑于1915年至1916年间的安福路,原名巨泼来斯路,巨泼来斯是一位法国海军将领的名字,1943年始改为安福路。它东起常熟路,西至武康路,全长不到一公里。沿着宽阔喧闹的常熟路走到安福路路口,会突然感觉到路上流泻出的一种幽深与安谧的气质。右手路口一个长方形喷水池整日喷着汩汩清流,马路一侧是现代摩登的高级写字楼,另一边则遍布着新式里弄和花园洋房。
白天,这条窄窄的马路很静谧,缀在路边的各色情趣小店与咖啡吧、酒吧和画廊默默地临街伫立,风情暗藏。夜幕降临时,这条幽雅而怀旧的小马路就开始热闹起来,一群群的年轻人结伴走进灯火通明的话剧艺术中心大厦。夜色浓郁时,从剧场里出来的年轻人兴奋地走在路上,边走边议论着刚才看过的话剧,一路上满是轻快的脚步声和欢乐的谈笑声。意犹未尽的人还会乘兴约上两三个知己在街边的酒吧开一瓶红酒或是叫上一杯咖啡,让闪烁的灯光跌落在杯中。此时,咖啡的浓郁,红酒的醇香,都悄然融入了安福路特有的艺术气息之中。顿时,被话剧释放了的心灵会感觉无比放松和满足。
《在上海寻找上海》(2016年,文汇出版社出版,作者:惜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