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已经翻番,不过,突飞猛进的新能源车市正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由于电池价格大涨、轮胎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特斯拉车价3个多月涨幅达到9万元,多家也表示,新车将会瞄准中高端市场,目前确实面临巨大成本压力。
昨天,特斯拉再度涨价,Model S/X 长续航版本3个多月涨幅达到9万元。
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S长续航版、Model X长续航版价格均上调3万元,当前最新售价分别为88.999万元、93.999万元,预计交付日期均为2022年一季度。Model S Plaid版和Model X Plaid版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
自1月28日上市以来,Model S/X 长续航版本已在7月16日、8月4日、10月27日分别涨价3万元,共涨价9万元,而Model S Plaid 也于今年的6月11日涨价了6万元。
Model S和Model X的涨价原因或许与特斯拉在全球遭遇的供应链危机有关,美国市场在近期已经上涨了4次价格,其中也包括Model 3和Model Y。
不仅特斯拉,多家车企也表示,目前确实面临巨大成本压力,新车实际成交价提高了,部分新车将会瞄准中高端市场,推智能化程度高、利润更好的中高端车型。
近期,奔驰E级车涨价非常明显,2021款北京奔驰E260L 改款,指导价43.99万,去年同期新车最大优惠8万元多,目前基本上最大优惠2万多,现车依然还得排队,变相涨价6万。
近日,上汽大通MAXUS推出了G20 PLUS四座版和V90墨的两款车型,其中G20 PLUS四座版售价为33.88-36.98万元,而V90墨的售价区间为32.76-34.96万元,尽管版本配置更高,但涨价超过10万,可以说车价已经刷新了国产MPV天花板。
在新车涨价的背后是电池、轮胎等重要零部件的价格上调。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成本也往往占到整车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多家电池企业已经发出了涨价函,电池价格看涨。
有消息称,比亚迪电池或在明年年初涨价。产品的含税价格在现行的单价基础上统一上涨不低于20%。
在此之前,金力泰宣布,自10月18日起,在现有阴极电泳漆销售价格基础上,对公司各型号阴极电泳漆进行10%-25%不等的价格上浮。
鹏辉能源近日也发出了涨价函。公司表示,原材料涨势持续下,鹏辉能源称成本压力“已远远超出承受极限”。因此,公司提出了“涨价”举措,涨价措施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新订单执行大宗联动定价,不接收长周期、等通知投料和提货的订单;其二,所有已接但未提货的订单需重新议价。
据机构初步测算,受原材料涨价影响,电芯和电池系统的理论成本上涨幅度均超过30%,电池企业压力陡增。如方形铁锂电芯理论成本由年初的0.33~0.39元/Wh上涨到0.48~0.54元/Wh;方形动力523电芯的理论成本由年初的0.45~0.51元/Wh上涨到目前的0.61~0.67元/Wh;对应的圆柱三元523电芯的理论成本则由0.4~0.46元上涨到目前的0.58~0.64元/Wh。
轮胎也迎来了一波涨价潮。据公开信息统计,包括外资轮胎企业在内,目前已有近70家轮胎企业宣布将在10月实施新的价格政策,其中数家轮胎企业涨价会延续至11-12月,涨幅为2%-5%。
轮胎、电池等一系列零部件价格上涨很大概率会引发车价波动。车企普遍担忧,动力电池价格一旦上涨,会带动终端售价上涨,车市很可能受到影响,尤其是A00级市场。
除了涨价外,车企正在想方设法消化成本,比如通过账期、绑定合作、金融合作等其他形式,缓解电池、轮胎等成本压力。
一家新势力车企透露,车企按照往年惯例每年10月会与电池企业探讨电池降本事宜,降幅约10-15%,但今年受原材料涨价,年初与这次的降本均未落实。
此外,考虑到价格波动,部分主机厂也与电池企业达成协议,就某些关键原材料(各家有不同)的涨价价差形成相关的补偿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