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反被薅,46名宝妈被骗130余万元 - 周到

“薅羊毛”反被薅,46名宝妈被骗130余万元


作者:姚沁艺 邵立 陈炫羽
编辑:黄慧青
时间:2021-11-02 11:11
先支付十倍押金便赠送心仪商品,一个月后押金全额返还。这样的“薅羊毛”还不心动?“宝妈”纷纷响应“福利活动”,岂料馅饼之下竟是陷阱。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闵行法院”)审理了一起诈骗案件,骗子以上述方式获取保证金,46名“宝妈”被割韭菜。

初尝甜头,“羊毛党”放下戒心

罗某某原系某母婴用品线上客服,通过多年苦心经营,获得了上千名宝妈客户的信任。2020年,罗某某入职某网络公司负责拓展母婴用品的网店销售,其间为了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冒出了从宝妈客户那里套取资金的想法。他抓住宝妈们急于囤货、热心购买母婴产品的心理,便在微信群中不断向宝妈们发布付保证金送商品的“福利”信息:

“各位宝妈请把需要的物品信息发到群内,即可免费领取该物品,相应按照1:10的比例收取保证金,比如要1件200元的睡袋,支付2000元保证金即可,30天后保证金全额退还。”

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吸引了众多宝妈前来付款订货。随着不少宝妈相继拿到了心仪物品,“老粉”安利“新粉”,更多的宝妈加入进来,罗某某手中的保证金迅速累积,微信群内“赠送”的商品也不断“升级”,从普通的奶瓶、童车到手机等贵重物品应有尽有,对应的保证金也水涨船高,罗某某的债务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欲壑难填,终究都是“冤大头”

为应对兑付和亏损问题,罗某某开始将圈进来的钱用于垫付刷单的私活和区块链投资,然而他的“投资”均以巨额亏损宣告失败。在将剩余的钱兑为应对兑付和亏损问题,罗某某开始将圈进来的钱用于垫付刷单的私活和区块链投资,然而他的“投资”均以巨额亏损宣告失败。在将剩余的钱兑付了部分宝妈的保证金后,尚有46名宝妈共计130余万元的亏空无法填补。

为了应付其他到期催款的宝妈,罗某某又对公司老板和朋友编造谎言骗借了20余万元用于还债。罗某某拆东墙补西墙,但所借钱款远远无法填补之前挖下的大坑。最终无力兑现承诺的罗某某只能在公司老板的陪同下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2021年9月2日罗某某被提起公诉。

上海闵行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罗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多人钱款,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考虑到罗某某自首和认罪认罚的表现,法院最终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九万元,责令被告人罗某某退赔各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法官说法:罗某因贪念而陷入泥沼,宝妈们贪图一时小利而受骗上当。消费者也应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免费”终会付出代价,应当时刻警惕各种不合常理的诱惑,不能心存侥幸,也不应盲目跟风。骗局终将被戳穿,理性消费、保持警惕,别成为崩盘日的“韭菜”。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