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化竞赛上海市一等奖唯一女生来自曹杨二中!成长学习心得分享 - 周到

奥化竞赛上海市一等奖唯一女生来自曹杨二中!成长学习心得分享


作者:上海升学
编辑:张骞
时间:2021-11-05 18:29
第35届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上海赛区日前放榜,上海共有54名学生获得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一等奖。今天,上海升学要为大家介绍的正是所有一等奖学生中的唯一一位女生——来自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高二(8)班的张伊涵同学
张伊涵小学就读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小学,初中就读于上海民办华二初级中学。她喜欢声乐和天文,擅长钢琴、书法、象棋、乒乓球。 
小编了解到,张伊涵是从高中才开始接触奥化竞赛的,其中有怎样的故事?她又有怎样的学习心得分享呢?来看上海升学报道。

机缘巧合接触奥化竞赛

“我小学没参加过竞赛培训,初中时虽然有参加过校内的物理竞赛课,但主要是为了自招做准备,并不是奔着竞赛去,我也是在那时稍微自学了一点化学自招的内容。”
至于她为什么会进入高中后选择奥化竞赛也属于机缘巧合。 
“我进入高中后,最初是想参加生物竞赛的,但当时这项还没有开始招人,我就想先尝试下已经开始招生的物理和化学竞赛课程吧。学习之后发现,物理竞赛的起点略高,由于我以前没有系统地接触过微积分,所以只得放弃了。倒是化学这边,由于都是从基础的高中知识开始讲起,虽然进度比较快,但是我能够适应。 
后来,生竞也开始招人了,一位认识的高二学长说,学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对生物学习很有帮助,所以我就先保留了放弃其中一门竞赛的想法。”
张伊涵说:“我越学习化学越发现自己对这门学科的喜爱。或者应该说我对于数理化生这些基础学科都很喜欢吧。因为在学习的时候会有发现世界的奥秘的那种开心的感觉,让我很有满足感,会越学越想学。”
据了解,化学奥赛在曹杨二中有着浓郁的学习氛围。近年来,曹二在历届化学奥赛比赛中均有所斩获,2016-2020五年间,曹二共获上海赛区一等奖15人,获奖人数在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中始终名列前茅,学校连续多年获中国化学会表彰为竞赛培训的先进学校。曹二在今年上海队和一等奖人数更是突破历史最好记录。不仅有2名同学成功入选上海队,将参加11月中旬在武汉举办的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决赛。共计有7名同学获得上海市一等奖,其中高三3位同学,高二4位同学。
值得一提的是,在曹二,绝大部分获奖同学都是在高中阶段才接触化学奥赛,之前并无竞赛基础,在高中繁重的学业压力下,还能挤出时间系统性学习大学化学知识,攻克艰深难懂的题目,实属不易。
“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曹杨二中化学奥赛团队
此次获奖,对张伊涵来说颇有些意味之喜。“我想要感谢戴崇超老师一年以来的细心教导。学习竞赛意味着花费更多精力去学习额外的知识,虽然经历过搞不明白知识点和做不出题的焦虑,但获取知识与解出题目的成就感令我一直坚持下来,而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收获更是无与伦比的。”

学有余力 女生尽管尝试理科竞赛

有意思的是,直到别人告诉张伊涵,她才知道自己是此次中国化学奥林匹克上海赛区54名一等奖学生中的唯一一位女生。
“竞赛看的是能力和成绩,性别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她说,“我以前一直觉得女生学竞赛没什么奇怪的,直到暑假开始的某一天发现似乎整个教室只剩我一个女生了。我觉得一等奖里面女生少一点很正常,但是结果只有我一个,确实是有点出乎意料。”
她分析,女生在学习理科竞赛这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学的人少,首先应该是对理科感兴趣的人少,所以基数少,其次就是因为学竞赛比较费力。“我在备赛期间基本上一天一瓶咖啡起步。不过,我们隔壁生物竞赛是有很多女生的,所以这个似乎也和观念有点关系,反正没人规定数理化竞赛女生一定学不来,我觉得学有余力的话,大家都可以去尝试一下。”

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高中学业很繁忙,再学习竞赛课程会占用课内学习时间吗?张伊涵又是怎样分配学习时间的呢? 
“这肯定占用时间的,都说学竞赛是学有余力嘛。我也不算特别有余力那种,对校内学习也肯定有影响,我是觉得我成绩本来还可以,额外花时间学竞赛,课内成绩下滑也不会特别难看。”
至于如何分配学习时间,她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掌握好就可以了。”
她同时分享了自己比较推崇的两个学习方法
“举个例子,有个人学钢琴,老师每天都给他拿更难的谱子,他学得非常费力,但是当他回看之前弹过的谱子时会发现易如反掌。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要使自己的基础更加牢固,就要去尝试更难的题目,做多了会发现以前做的很简单。
再比如说,我在考试前一周,已经放弃去搞懂那种偏怪难的题目了,反过来去重新看一遍书,把基础知识漏洞再好好补一补,在这种难的考试当中把所有不该扣的分都拿到,至于难题就挑自己擅长的做,不擅长的看看能不能碰巧做出来,用‘躺平’的心态去考试,不要跳得太高反而崴了脚,但即使‘躺平’,你的基础也会决定你躺的地方有多高。”
她表示,上述这两种学习方法分别针对不同类别的人和不同性质的考试。“如果是那种学竞赛也很轻松的大佬当然可以去尝试更难的题啦。”

学霸书籍推荐

最后,张伊涵还应邀为上海升学的粉丝推荐了她喜欢的书籍:

“书籍的话,普通化学原理、基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药明康德、福山题等等,参加竞赛的同学都知道这些的啦。 

对于不学竞赛的朋友,我推荐两部比较喜欢的纪录片:一个是《门捷列夫很忙》,比较有趣;还有一个是BBC的《科学史》。”

看了张伊涵的分享,对你有何感触和启发吗?欢迎写留言分享哦。

注:本文系上海升学原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转载须联系授权,授权转载请署名并标注出自“上海升学”微信公众号(ID:shanghaishengxue)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