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来徐家汇探访他的故事~ - 周到

他就是“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来徐家汇探访他的故事~


作者:上海徐汇
编辑:徐釉
时间:2021-11-07 21:07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正是在交流互鉴中,东西方文明彼此发现、彼此启迪。

日前,新华社发布的《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中,详细介绍了利玛窦与徐光启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结下的不解之缘。

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

被后人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的徐光启,是400多年来最重要的一位上海人,把中国和世界连接在了一起。🌏


这位明代爱国科学家,全面审视世界文明的时间比林则徐还要早200年,称得上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学识、见解、眼界和胸襟,远远超前于中国同时代的其他人。✨

《坤舆万国全图》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视频中出现的《坤舆万国全图》,是意大利人利玛窦绘制的一幅用中文标注的世界地图🗺️。正是这张地图,激发了徐光启放眼世界、了解西方、寻求科学真理的愿望。


徐光启和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

1607年,时年45岁的徐光启与西方学者利玛窦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被认为是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的象征之一,对中国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利玛窦对徐光启翻译的肯定

梁启超对《几何原本》的评价

📐《几何原本》中确定了点、线、面、角等诸多数学概念的中文名称,并沿用至今。

徐光启一生学贯中西,在数算、天文、农学、军事等诸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格物穷理,追求真知。

由他编撰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完备的农学百科全书。👨‍🌾书中收录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

由他编撰的天文学丛书《崇祯历书》,奠定了中国近300年天文历法的基础,将中国天文学纳入了世界天文学的轨道。🔭

徐光启纪念馆

徐光启的墓地位于现在的徐家汇光启公园内,“徐家汇”这一称呼也因他的子孙在附近聚族居住而得名,意为“徐家之地,三川之汇”(肇嘉浜、蒲汇塘、李漎泾汇合之地)。🌊

光启公园占地1.32万平方米,面积虽不大,但设计精致。🌳公园内有四座徐光启雕塑,分别是《夜观星象》《徐利谈道》《桑园试种》和《督造火炮》。

光启公园内雕塑

徐光启纪念馆位于光启公园西侧,一栋名为“南春华堂”的明代建筑内。

徐光启纪念馆上海市科普教育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文字、图片、模型、实物资料、多媒体手段等,从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爱国情怀、高尚情操等方面,向世人展现徐光启的生平成就及后人对他的缅怀和崇敬。💓

徐光启纪念馆

地址: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内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6:00,15:30停止入馆    

家门口的博物馆

那些隐匿于城市街道中小而精美的博物馆,它们是多样的,有行业博物馆,有地方志博物馆,有名人故居等等……

虽然我们暂时无法带着孩子们用双脚丈量整个世界,但可以先用心了解这些家门口的博物馆。

为让孩子们能够发现更多身边的奇妙博物馆,区文旅局、光启博物馆联盟和萱汇文化联合推出《家门口的博物馆》系列游学项目。

想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的事迹吗?不妨参加《家门口的博物馆·源起徐家汇》游学活动,跟随导师一探徐家汇源,寻找这里的地标建筑,访问徐光启纪念馆,了解徐家汇的故事。🔍

《家门口的博物馆·源起徐家汇》活动特制的配套手册——《徐光启的科学笔记》📓,有贴心的参观指南,以及有趣的知识小贴士,还有充满挑战的互动游戏。


小朋友们可以一边听讲解,一边在公园和纪念馆里解锁手册游戏关卡。边听边看边玩,穿越古今,get一次全方位的多感官游学体验。🤩


《家门口的博物馆》系列美育微课

《在明朝当个科学家》


微课视频通过生动活泼的画面语言,讲述徐光启为国为民勤恳奋斗、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生平故事。


《家门口的博物馆》

“徐汇文旅云”平台将陆续推出《家门口的博物馆》系列游学项目的报名,敬请关注~

还等什么?

快组团来探索吧!

原标题:他就是“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来徐家汇探访他的故事~
来源:上海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