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邻浙江的金山,是上海面向长三角的西南门户,拥有较大的腹地和特殊的区位,在优化市域空间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今的金山,正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面优化核心功能,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为上海未来发展构筑新的战略支点。而在打造产业、文旅、交通、乡村振兴新亮点的过程中,金山也在加快打造与“上海湾区”城市品牌相符的城市气质,彰显城市软实力的独特魅力。
产业:“重塑”现代产业体系
一架无人机从金山水上机场出发,一个小时后飞抵浙江舟山定海,装上十公斤海鲜,又调头飞回上海。这是不久前华东无人机基地首次开展长三角海岛间物流运输实践的场景,往返距离近200公里。这种超长距离海岛场景物流运输的实践,不仅让“舟山海鲜1小时到上海,2小时上餐桌”成为可能,也是华东无人机基地构建长三角“天空之城”的探索。
位于金山工业区的华东无人机基地,拥有58平方公里陆地空域,200平方公里的海上空域,是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中,唯一一个以海岛为应用场景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执行此次海鲜运送任务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驾驶飞行器,由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今后,华东无人机基地将持续在无人机适航审定技术研究和海岛间低空智能运输两个领域试验探索,逐步推动在无人驾驶航空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先行先试。
对于金山工业区和“南上海·未来科技城”而言,华东无人机基地的每一次创新与突破,都代表着未来科技城瞄准科技前沿和高端产业、提升园区产业能级的进展,也是金山工业区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佐证。“南上海·未来科技城”功能定位,是对接长三角的产业科创服务未来之心。而金山工业区作为上海打造杭州湾北岸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的主战场,以及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长三角区域先进制造业高地,打造以智能制造、产城融合、绿色安全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高地,成为“上海湾区”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作为“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金山区产业空间充裕。在金山工业区,“湾区生物医药港”是十年磨一剑的发展核心。作为上海5个市级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之一,“湾区生物医药港”目前规划面积7.74平方公里,产业布局主要包括金山工业区和金山第二工业区等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依托杭州湾北岸的地理优势,承接上海、长三角地区对高附加值原料药、制剂需求,打造南上海高端、大规模的制药装备制造基地。当张江遇到创新药研发成果集中爆发但产业化空间受限这一瓶颈时,金山做出了张江研发+金山制造的战略选择,与张江科技园的合作,共同成立公司,让产业承接和产业发展有了更可靠的机制保障。
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上海湾区·生物医药港新型疫苗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上,“湾区生物医药港”透露,目前已引进相关领域企业50家,规上企业16家。一个产业链不断完善、知名企业不断入驻的生物医药制造承载地正在冉冉升起。
如果说,华东无人机产业基地“从无到有”地构筑了金山工业区发展新的增长点,“湾区生物医药港”的崛起见证了“十年磨一剑”的成果,那么,以金山第二工业区为基础重新整合而成的碳谷绿湾特色产业园,犹如老树开新花,正在引领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推动金山化工产业的转型。
“碳谷绿湾”是一个略带诗意的名字。“碳谷”的碳取自有机化学之碳链的碳,因为园区里绝大多数产品和碳有关。“绿湾”代表绿色节能理念,改变了人们对化工园区的传统印象。过去,说到金山,人们就会想到石化和化工。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化工也是效益好、创新性强的高端产业。一个大型石化项目旁边必须要有一个精细化工园区作为配套,碳谷绿湾产业园聚焦碳纤维、新材料、节能环保、原料药等领域,与上海化工区和上海石化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
为了让“绿湾”名副其实,多年前,园区一度“闭门谢客”,将低效企业淘汰,腾出空间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督促有能力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并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园区产业整体转型。
随着园区企业数量的“瘦身”和环保设备的扩容,“绿湾”梦想成真。去年,碳谷绿湾产业园入选成为全市重点发展的26个特色产业园之一。未来,“碳谷绿湾”将引领长三角打造碳纤维产业生态圈,打破西方国家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内的技术垄断。
而随着新材料聚焦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高端智能装备指向ai+无人机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指向新型显示产业,生物医药指向成品药、高端原料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金山四大产业集群的导向也逐步从“宽泛”走向“清晰”、“细化”,成功“重塑”现代产业体系。
文旅:北有乐高乐园,南有滨海度假区
金山令人期待的变化,不止是工业。随着“金山如画”“上海湾区”等关于金山发展的热词频频登上各OTA(在线旅游)、流量社交平台的热搜榜,来金山旅游,正在成为上海市区乃至长三角的游客新风尚。据统计,今年国庆假期,金山各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59.89万人次,各文化场馆共接待2.51万人次,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同比增加29.97%。
来金山,玩什么?围绕“金山如画”的品牌打造,“滨海”“人文”“田园”成为了金山的旅游标签。听说,音乐和烟花更配。作为上海湾区嘉年华的首个活动,今年夏天,金山城市沙滩音乐烟花节选择以天空为背景,以海洋为舞台,用烟花来描绘金山滨海的美丽画卷。超燃的烟花开场秀、重磅压轴的音乐烟花秀倒映在海平面上,与城市沙滩上的钢琴家演奏一起组成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
除了烟花秀,沙滩上还有很多玩法。看一场沙雕展或者农民画展,体验海上帆船、急速快艇、水上自行车等运动项目。夜晚就在沙滩夜市享受美食,支起帐篷露营,将海天相映、云浪相叠的美景留在心中。
就在这片海上及周边,占地8.1平方公里的金山滨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正在建设中,它是十四五期间全市投资超百亿的两个旅游项目之一。这里拥有7.2公里的城市生活性海岸线资源,将重点打造城市沙滩、金山嘴渔村、滨海TOD城市综合体和围填海区域四大项目。
除了城市沙滩、金山嘴渔村两个国家4A景区之外,滨海TOD城市综合体和围填海区域的未来也颇值得期待。
其中,1.3平方公里的滨海TOD城市综合体对金山卫站及周边地块进行一体化开放,打造南上海“看得见海的城市客厅”,形成集商业、办公、休闲、娱乐、住宅为一体的区域新地标。
围填海区域项目用海面积约3.08平方公里,规划了包括滨海文化娱乐中心、滨海综合会展中心、滨海商务中心、休闲渔港城、滨海生态湿地、滨海文创中心和滨海度假村在内的七大功能,意在打造成一座生态型城市滨海旅游度假区。
来金山,可以玩的不只是海边。十四五期间,另一个投资超百亿的旅游项目也落脚金山。在金山北部枫泾镇的一片空地上,一座乐高主题乐园度假区即将在年内开工,预计2024年建成开业。
这将是一座带有故事性的沉浸式主题乐园,融合中国文化、上海特色和江南意蕴的独特元素。乐高积木搭建大师们将从上海、金山和枫泾的标志性景点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意表达,并通过家庭游乐设施、现场演出、乐高积木搭建工坊、迷你乐园、乐高主题酒店、主题餐厅等,打造世界级的主题乐园旅游目的地。而乐高乐园周边的枫泾兴塔、朱泾等区域,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建设青少年益智产业、文化艺术产业及文化科技创意产业,打造多功能的主题乐园旅游度假区。
交通: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
走入上海两大机场迎宾通道,“上海湾区”巨幅宣传屏便映入眼帘。但你知道怎样才能快速到达金山吗?
许多人选择乘坐金山铁路前往金山区内的3个站点,在金山生活工作的人们也会搭乘它进入上海市区。作为国内首条开行动车组列车的市域铁路,金山铁路时速160公里,沿途有高桥飞跨,有都市繁华,还有不为人知的乡村寂静,被市民昵称为“金山小火车”。
全长56.4公里的金山铁路,主要客流除了上班族,还有走亲访友的市民、参观旅游的游客和学生。9年来,金山铁路一直采取工作日和节假日两种时刻表,以及“一站直达”“大站停”和“站站停”三种运行模式,3元至10元的阶梯优惠票价也一直没变,发送旅客总量已突破8000万人次。
考虑到日均客流的快速增长,金山铁路每天开行的动车组对数已经从2012年开通时的15对逐渐增加到37.5对,最短运行时间分别为32分钟、40分钟和57分钟。但在工作日早高峰,“一站直达”的动车组仅有四对,仍然“一座难求”。
高峰时段列车密度不足,中间站列车开行间隔更大,如何突破金山铁路公交化运营的瓶颈?金山区交通委介绍,受限于上海南站与莘庄区间通过能力、上海南站到发线能力和沪杭线普速列车开行时刻,金山铁路的运输能力并没有完全释放。
不过目前,沪杭客专上海南联络线工程已于今年10月开工,初步设计已获批复,预计今年年内开工,建设周期3-4年,建成后有望增加金山铁路每日开行对数,加密班次,实现公交化运营。
金山铁路能不能接入虹桥枢纽?在与市相关部门沟通后,金山区交通委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金山铁路在新桥接入沪昆铁路,再经铁路外环线引入虹桥;另一种是推进研究嘉闵线南延伸建设,实现金山铁路与嘉闵线的互联互通,强化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对金山的辐射作用。
而在已经公布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中,为了完善虹桥枢纽联通长三角全域的轨道交通体系,计划将金山铁路延伸至平湖和海盐,并且建设一条东接临港、西接浙江的市域快轨南枫线。
全长约33公里的南枫线途径金山的枫泾、朱泾、亭林三镇,拟在金山境内设置枫泾站、金山北站、朱泾站、新农站、亭林站5座车站,“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建成后,它将成为串联浦东、奉贤、金山、浙江的上海南部东西向大动脉,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临港新片区两个国家级战略区的快速联系。
乡村振兴:让旅游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当日益发达的交通将人们快速送往金山的各个角落,南来北往的游客惊喜地发现,“乡村振兴”让金山的村庄变美了。
28公里河道蜿蜒如歌,70多座小岛点缀其间,汇聚了41条大小河道的漕泾镇水库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早已异军突起,成为集“颜值、产值、气质”于一体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水库村所在的漕泾镇正在打造市级全镇域郊野公园,作为核心区,水库村被纳入郊野公园整体规划中,以“水+园”“水+岛”“水+田”为主题,把村庄分为北、中、南三大片区,分别植入产业功能。北片区“溪渠田园”专攻农业发展,结合田园风光,选择性保留原有村落格局,打造农场民宿。中片区“滩漾百岛”景色优美,村民枕水而居,是水库村的核心区域,特色旅游区也坐落于此,区块之间用水上游线串联。南片区“河塘聚落”以养殖业为主,原有的厂房变身“共享办公+度假”的空间群和文化展馆。
如何让村民明白,乡村振兴是做大蛋糕,而不是被分走奶酪?中心河上江南民居风格的村民集中安置点,让首批入住的42户村民尝到了改造的甜头。如今的水库村里,村民可以在生态乌鳢提质续养基地从事养殖工作,在中草药科普园种植药材,或者担任有机水产项目的护渔人。村民的利益,和水库村的发展融在了一起。
好的乡村振兴项目,不仅要让村民“回得到过去”,还要让他们“看得到将来”。水库村引入第三方平台打造的“乡伴青旅·酷岛理想村”,致力建成集民宿集群、文化创意、艺术体验、度假旅居、共创办公、亲子教育等为一体的中国最酷现代艺术水乡。村集体探索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方式联合开发文旅项目,投资方除了按指导价支付土地流转费外,通过保底分红、留存专项资金等方式反哺村集体。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人均年收入全年提升约8%。
水库村的变化让村民明白,乡村旅游业是乡村振兴的增长点。而在同样充满诗意的朱泾镇侍泾村,网红景区花开海上生态园在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后,迎来了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的好消息。
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花开海上生态园,由花海、梅园、樱花园、秋景园四大园区组成。随着每年的接待游客量节节攀升,“月月有花、四季有景”成了朱泾旅游的金字招牌。如何将游客的“速食观光”变成“慢旅行”,延长他们的驻足时间?拉长旅游产业链势在必行。
几个月前,金山区发布了上海花海芳香小镇度假产业蓝图,将学习法国的格拉斯小镇,打造全国甚至在世界有影响力的最香小镇。在现有600亩生态园和一期花海的基础上,小镇将结合“芳香之旅”路线,在新增二期花海的同时,兴建精品酒店、度假民宿、餐饮、文旅零售、文娱中心和芳香广场。
在此过程中,小镇流转租赁了老百姓的宅基地,将一部分改造成民宿,建成之后,游客可从民宿阳台直接远眺40万株地肤花海,或者前往儿童游乐园、运动场以及网红拍照点。两家定位为国际级设计精品酒店也在加紧规划建设当中,改变“风景再好只是过客”的困境。
由于乐高乐园的东边地界与花开海上生态园接壤,花海芳香小镇未来有望与枫泾的乐高乐园度假区,成为建设G320文旅连廊、推动金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