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韩国总统不得善终,青瓦台真有魔咒? - 周到

时评 | 韩国总统不得善终,青瓦台真有魔咒?


作者:顾文俊
编辑:顾文俊
时间:2021-11-23 19:24:35

1980年至1988年期间在位的前韩国总统全斗焕今天早上去世于家中。就在今年8月,这位90岁高龄的前总统还曾因涉嫌诽谤死者亲自出庭受审。耄耋老人在左右搀扶之下颤颤巍巍出庭的画面再次让外界惊叹:韩国总统果然都不得善终,青瓦台莫非真有“魔咒”?!

 

全斗焕毁誉参半 背负半世骂名

 

要说全斗焕担任总统的那几年,真可谓韩国在国际上的高光时刻。前有稳坐青瓦台十七载的“铁腕”总统朴正熙,他用强力手段解决了国内的混乱,也奠定了经济腾飞的基础。到了全斗焕任上,韩国经济已经从战后一片废墟上升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史称“汉江奇迹”。韩国国际形象提升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当属1988年汉城奥运会,这届奥运会正是由全斗焕力主申办和积极筹备,直到今天,韩国人依然对此津津乐道,声称自己是战后唯一实现翻身、挤入发达阵营的亚洲国家。在外交方面,中韩关系的正常化也正是从全斗焕时期开始出现了转折,最终在他的继任者卢泰愚任内完成了建交。

但是,反对者们更加铭记的是他对朴正熙时代政治垄断的继承和延续,这种仇恨在他卸任之后得到了清算。涉嫌在回忆录中诽谤死者只是全斗焕颠簸不平的生涯中的最后一支插曲,全斗焕不得善终主要的表现是在于1995年与另一位前总统卢泰愚共同被逮捕,他们被指控在1979年未经时任总统崔圭夏批准,擅自动员兵力制造军事叛乱。当时的全斗焕和卢泰愚都是负责青瓦台戍守的陆军军官,在此之前的十七年,青瓦台的主人就是那位同样是陆军军官出身、通过政变上台的朴正熙。朴正熙被亲信枪杀之后,总理崔圭夏继位,崔氏政权只持续了9个月就被全斗焕与卢泰愚这对同窗好友夺权,后来他们相继成为第五任和第六任总统,流传至今最著名的照片就是1996年这两位前总统身穿囚服、手牵手并肩受审的画面。全斗焕一审被判处死刑,后改为无期徒刑,他的罪名不光是涉嫌军事叛乱,还包括1980年武力镇压造成633人死亡的“光州事件”,另外还有侵吞秘密政治资金。官方对其追缴的罚金高达220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这笔钱直到2013年抄家之后才追缴完毕。16年间,全斗焕一直背负着贪污受贿和军事政变的骂名。

 

金大中阳光大度 试图打破魔咒

 

尽管后来的政府没有停止对全斗焕巨额赃款的追缴,但是,武力镇压和军事叛乱的罪行其实已经得到了赦免,这要感谢一位阳光总统的出现。第八任总统金大中就是那位想要打破青瓦台“魔咒”的阳光总统。1997年12月,即将卸任的总统金泳三在当选总统金大中的要求下特赦并释放了全斗焕和卢泰愚,金泳三本人因此也得以逃脱继任者对他的政治清算。

回望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以来,历任总统或流亡海外(首任总统李承晚),或遭遇政变下台(第二任总统尹潽善,第四任总统崔圭夏),或被杀(第三任总统朴正熙),或自杀(第九任总统卢武铉),或锒铛入狱(第五任总统全斗焕,第六任总统卢泰愚,第十任总统李明博,第十一任总统朴槿惠),或被抄家(第五任总统全斗焕),卸任后得以体面终老的只有金泳三和金大中,但树欲静而风不止,金泳三虽然本人无事,他的儿子还是因为受贿而获刑。金大中在很多韩国人心中是最好的总统,在成为总统之前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担任总统之后却宽以待人,原谅了那些曾经想要置他于死地的政敌,使得韩国政治有那么一刻好像就要走出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他的大度不仅表现在国内政治中,同样也体现在南北关系上,因此还获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2009年,当他以85岁高龄谢世,韩国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然而,这样一位盛誉空前的阳光总统也没能防止自己的儿子受贿,2001年至2003年,就在他的总统任内,首先是大儿子被曝出经济丑闻,而后是小儿子因为受贿被判处两年监禁,最后又是二儿子受贿和逃税罪名成立,身为总统的金大中不得不为儿子们的过失频频向国民道歉。

 

青瓦台危机四伏 或因民主早熟

 

如果把家属贪腐获罪也算作领导人自身的污点,那么,韩国历任前总统确实没有一位得以善终。所谓的善终显然不只是自己不入狱和不遭起诉,身边人不争气有时候足以让人不堪社会舆论压力最终选择一死了之,卢武铉当时就被逼到了生命的悬崖上纵身一跃。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金大中晚年必定也承受了精神的煎熬。但是,青瓦台的主人们为什么谁都不能免却不得善终的命运?有人说是风水使然。

青瓦台白墙蓝瓦,矗立在北狱和仁旺两座山前。历史上,这里曾是高丽国王出巡时的离宫,后来又成了李氏朝鲜王朝的宫殿,得名景武台。公元1592年,丰臣秀吉一统日本,带兵攻打朝鲜,景武台和其它宫殿一起惨遭焚毁,1865年得以修葺。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后在景武台兴建总督府,意在镇压李氏朝鲜的“王气”。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饱受殖民统治压迫的朝鲜半岛终得解放,但是旋即又陷入美苏两大集团冷战的漩涡,半岛南北以北纬38度线相隔,充当对抗的前沿。南部受美国控制者称为大韩民国,昔日日本兴建的总督府变成总统府,直到1960年才更名为青瓦台,但当时那个青瓦台到了1990年代又被拆除,今天我们看到的青瓦台实际上是1991年才落成的建筑。要说它的选址有什么问题,或者它的名字和造型有什么问题,似乎都难有说服力,毕竟前总统们不得善终的历史从1948年的第一任总统就已经开始了。

如果建筑本身没有错,那么问题就要从制度中去寻找。纵观1948年以来十一位总统的遭遇和结局,前五位都与动荡的时局相关,不是发动政变就是遭遇政变,后六位则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沾上了贪污受贿的劣迹,分水岭恰恰就是今早去世的全斗焕总统。从全斗焕开始,韩国历任总统开始与腐败结缘,这背后有深刻的制度原因,还有历史原因和外部因素。

二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各地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被美军占领的韩国理所当然成为美式民主的试验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宪政、人权、多党制以及普选等等制度和理念被一揽子移植到战后满目疮痍的韩国,这片土地习惯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从来没有民主政治的运行经验,美式民主的强行灌输把韩国的民主送上了一条早熟的道路,而早熟的代价就是长达四十年的阵痛。在这四十年中,政府一面迎合美国的安排,一面又加紧强化权力,政府和人民产生了深刻的矛盾,民间的革命运动高涨,政府则以强权重压。

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国家建设既需要美国的支持,更需要政局的稳定。从民众的角度而言,美式民主的思潮不断激发着他们抗衡政府的决心。而从美国的角度而言,一面反对政府动用武力,一面又默许政府维持社会秩序,因为在这四十年间,美国在韩国最大的利益诉求是冷战的需要,而韩国就是冷战期间反共的桥头堡。美国出于自身地缘政治利益对韩国采取的民主制度植入,韩国尚未成熟的经济社会环境对美式民主制度的水土不服,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造成了韩国政坛前四十年的混乱和极端,这种混乱和极端伴随着政府与民意之间的拉锯战,在外部因素的催化下,最后又结出了《民主化宣言》这样一颗早熟的果实,这份宣言恰恰就是在全斗焕与卢泰愚权力交接的1988年。宣言宣称还政于民,宣布总统直选,此后通过的宪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只有五年,不得连任。

韩国人以为民主的转型基本已完成,不再有独裁,不再有镇压,但是,强权政治下发展起来的经济不仅给韩国带来生活的富足,也留下了几大财阀与政府的深度捆绑。美式的金钱民主和献金政治已经深入韩国政治制度的骨髓,政客需要企业的献金才能开展选举,企业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获得优惠政策,企业想尽办法为政客输送非法献金,政客当选之后就为企业大开方便之门,这种模式俗称“黑金政治”。韩国经济四十年来造就的经济腾飞与黑金政治的制度模式相结合,使得贪污受贿成了韩国政坛的通病。而民主的早熟规定了总统只有5年任期,为了不被下一任总统清算,每任新总统上任之初就致力于铲除异己,只有狠狠打压敌对阵营,不让反对党东山再起,才能确保五年之后的安全,前总统因此一再被追责,被审判。

韩国总统不得善终的恶性循环还将继续上演,因为五年时间不足以培育一个稳固的政权,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在所难免,除非再多几个金大中这样的阳光总统。青瓦台的“魔咒”也将继续应验,因为美式民主的金钱政治已经在这个国家的制度土壤里面扎下了根,由此引发的“猫鼠游戏”还会让一任又一任总统为自己的后路忙得团团转。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