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南翔丨“菜中君子”罗汉菜 - 周到

人文南翔丨“菜中君子”罗汉菜


作者:人在南翔
编辑:丁夏
时间:2021-12-06 11:02:36
“菜中君子”罗汉菜

作者:于俊丽  

“陈罗汉菜”是“南翔四大特产”之一,在寻访新鲜种植的罗汉菜之前,我早已经久闻这个乡间野菜的大名。只是我不明白,区区的乡间野菜,怎么能让这么多“老上海”牵肠挂肚,除了它独特的美味,它究竟还有什么样的魅力?

在走近种罗汉菜的老人,听取农科站人员的介绍,详细了解了罗汉菜从种子到成品的一系列过程后,我深深地被罗汉菜折服了:这种其貌不扬的乡间野菜,除了味道独特鲜美之外,它的品质实在担当得起“菜中君子”的美名。

罗汉菜的种子很不起眼,成熟的种子呈黑褐色,只有小米粒般大。一般的植物都选择在万物复苏的春天萌芽生长,而罗汉菜的种子一定要经历了夏季的酷热之后,在深秋天气逐渐转凉时开始萌芽。解放初期至今,地理环境和气温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夏天比过去热,秋天没有过去冷,不少植物都随着环境的变化改变了发芽、生长的时间规律。而这小小的、不起眼的罗汉菜种子竟是“有骨气的”,在环境的变化面前,它采取了不发芽甚至休眠的方式,坚守着自己的“秉性和规则”——它一定要在天冷的秋季发芽,“倔强的脾性”以致于罗汉菜近乎绝迹。

但是罗汉菜只要发了芽,它就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风霜雨雪就难以阻挡它生长的脚步。萧瑟的秋风中,罗汉菜细弱的茎、柔嫩的叶向上延伸,向上生长。生命力顽强的罗汉菜只要萌了芽,不需要刻意去浇水和施肥,它就蓬蓬勃勃地开始生命之旅。霜降了,雪来了,草黄了,叶枯了,当大自然显出秋冬的萧杀时,正是罗汉菜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它碧绿的叶、茁壮的茎向人昭示着生命的骄傲,它不屈不饶向上生长的姿态,向严寒的环境展示着生命的力量。2008年初,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让不少蔬菜、花卉、树木遭了灭顶之灾,而罗汉菜却毫发未伤。当农科站技术人员扒开厚厚的积雪,眼前的一片碧绿展示给他们的,是让人深感敬佩的生命的顽强。

经历了霜雪的罗汉菜碧绿鲜嫩,但罗汉菜和其他的绿叶菜不一样,其他的绿叶菜都要趁着刚采摘时的鲜嫩及时食用,而刚采摘的罗汉菜嫩菜却又苦又涩,难以入口。雪里蕻等也可腌制的菜鲜嫩时也能食用,而罗汉菜的特性决定了只能经过艰难的腌制历练过程才能施展美味和营养。将罗汉菜洗净,先用盐反复揉搓,然后用盐渍去苦汁,装进罐子用石头压紧后封口,经过半个月的腌制,直到罗汉菜由碧绿变为黄褐色,完全褪去了苦涩,这时的罗汉菜才真正迎来了“重生”。

罗汉菜的味道独特,是要品才能感觉到它味道的独特。罗汉菜味道并非“先声夺人”,而是含蓄的,持久的。初入口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甚至还可能有些涩,但当回味时由舌根处慢慢地升腾起独特的甘醇,悠长而连绵,清爽可口。这就是罗汉菜的独到之处。

从萌芽到成品,乡间野菜罗汉菜用它特有的品质诠释着“君子”之风:萌芽时的骨气与个性,成长时的顽强与不屈,腌制时的取舍与忍耐,入口时先抑后扬的智慧,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正是当前社会上某些人渐渐缺失的,也正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罗汉菜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已经获得了重生,真希望它的这种精神和品质也能影响我们,伴随我们成长。

原标题:人文南翔丨“菜中君子”罗汉菜
来源:人在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