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画展,看到一幅幅色彩明快、温暖治愈的水彩画,很难想到创作者曾是一名重度抑郁症患者。
崔元博1973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他在15岁时因环境因素诱发抑郁症。而当时,大家对抑郁症还知之甚少。
患上抑郁症后,崔元博总是情绪低落、起不来床、头脑昏昏沉沉,身上还会出现一些莫名的疼痛。早上起不来床,他就抱着5个闹钟睡觉,但还是叫不醒他,所以无论是考试还是上班,他都总是迟到。家人觉得他只是不求上进、没有毅力,但教育、责备都没有带来改变。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崔东红是崔元博的姐姐,她在学习到相关课程后了解到弟弟的这些情况可能是抑郁症,于是在崔元博30岁的时候,带着他来到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这一次,他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
在接受药物治疗后,崔元博的精神和身体都好了,他说“感觉天都亮了”。但好景不长,停药两年后,他的抑郁症复发,而且这一次再服药已经无效。不仅无效,还产生了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包括大汗淋漓、头晕、高烧不退等。
当时,崔东红正在进行非药物整合干预抑郁症相关方面的研究,看到了顶级杂志发表的光疗治疗抑郁症,于是想让他试试,“我们新疆有戈壁滩,夏天特别热、阳光尤其充足,我就让他参加戈壁滩捡玉石的旅游项目,一共进行了16次,他终于慢慢缓过来了。”
在接受药物治疗无效后,崔元博最后通过运动、光疗、冥想训练等,逐渐走出最黑暗的岁月,同时他也开始学习雕刻、书法、素描等,今年开始画水彩画。
崔东红介绍说:
艺术最感染人的就是它所传达的感动,所以我们想办个画展,让更多人了解抑郁症,也鼓励患者抑郁症并不是不治之症,有好的方法和切入点是可以完全治愈的。明天,我也将在现场带来关于基于精准检测的非药物整合干预抑郁症的讲座。此次画展的义卖款将全部捐给公益基金。”
越来越受关注的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得了抑郁症该怎么办?什么情况应该就医?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乔颖介绍说:
我们都说,抑郁是一种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人们就有可能产生抑郁情绪。但如果抑郁情绪超过了一定的程度,或者持续较长时间,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感到悲伤或开心不起来,提不起兴趣,少言懒动等,而这些症状对日常的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时,那就可能是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可以有多方面的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情绪症状,情绪低落、反复哭泣、无愉快感、愁眉苦脸、痛苦纠结;在这样的情绪的影响下,人们可以有思维和行为方面的异常,比如寡言少语、思维很慢、内容单调、不愿出门、生活疏懒、甚至自伤自杀。
此外,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生物学症状,比如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疲乏无力、全身不适等。有时大家还会发现,这些症状有一个特点“晨重暮轻”,也就是早晨起来特别严重,到了晚上会有所减轻。
这些症状往往持续存在2周以上,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交能力。
如果生活过得一点乐趣也没有,毫无动力去做任何事情,日子过得味同嚼蜡,或者说这种状态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时,例如不愿意与人沟通,无法坚持工作,正常睡觉、吃饭都成问题,甚至出现明显的消极观念和行为时,说明抑郁情绪已经发展到了疾病的严重状态,此时需要及时就医。
那么我们是否一定要等到这样严重的时候才去就诊呢?乔颖表示,当然不是,如果你发现自己低落的情绪已经开始影响自己日常的功能时,并且每天大部分时间自己也因此很苦恼,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到医院求助了。
乔颖提醒:
得了抑郁症,治疗是关键。一般来说,早期和轻度的抑郁症可以不用药,以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为主,中度以上的抑郁症应该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物理性的治疗方法和心理治疗。所以如果得了抑郁症,一定要直面它,不要讳疾忌医。
时间:2021年12月18日&19日(每天10:00-17:00免费开放)
地点: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M50创意园区,7号楼404室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