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千春个展开幕,几百公里长的线缠绕进了龙美术馆 - 周到

盐田千春个展开幕,几百公里长的线缠绕进了龙美术馆


作者:詹皓
编辑:詹皓
时间:2021-12-18 19:57

2021年12月19日至2022年3月6日,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这是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个展,2019年在日本东京森美术馆展出之后,来到上海展出。展览全面回顾艺术家盐田千春25年创作生涯,展品包括数件巨型装置以及她丰富的雕塑、影像、绘画、舞台设计相关图稿等。

以无数根线来表达内心情感,这是盐田千春的标识性艺术语言,此次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其以红色和黑色的线贯穿整个美术馆空间的大型装置作品,仅一件装置作品《未知的旅程》就需要用到大约2000多个线团,每个线团长133米,据此测算,仅这一件作品,盐田千春就在龙美术馆里缠绕了约两三百公里长的毛线,而工作团队在龙美术馆里搭建呈现所有展品,花了大约16天时间。


■《未知的旅程》2016/2021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铺天盖地的红色毛线缠绕出《未知的旅程》,作为展览的开篇之作,带领观众步入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之旅。

盐田千春表示,红色丝线象征了血液,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线变得缠绕,互相交织,崩断,散开。它们不断的反应出我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种种状态。”


■《我们将去往何方?》2017/2021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黑色的线象征着宇宙、黑暗、未知,在盐田千春的作品中也同样充满了力量。作品《我们将去往何方?》中,一艘艘白色的线填充的小船,犹如一个个生命个体在黑色线条密布的宇宙中航行。


■《沉默中》2002/2021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作品《沉默中》,烧焦的椅子和钢琴的意象来自艺术家9岁时邻居家着火给她带来的感受,那些密密麻麻编织出的黑线,仿佛是内心那种看不见的恐惧、压抑和不安。而盐田千春迄今为止大部分作品的主题,就是要表达那种“不存在中的存在”。



■《串联微小回忆》2019/2021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作品《串联微小回忆》是盐田千春内心秘密空间的外化,也是表达她无法言说的情感。她说,旧秤、生锈的轮子、旧娃娃、石头、坚果、模型房子以及我捡到的七十余个小瓶子,这就是我工作室里塞满的“垃圾”。这些物品与我共存,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它们继续打动着我。



■《聚集—追寻归宿》2014/2021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由无数个行李箱和红色线条组成的《聚集——追寻归宿》,也是一件极其挑战人们视觉的大型装置作品。盐田千春用行李箱作为人生旅程的象征,她说,人们带着心中的目的地离开了家乡,你漂得越远,越多的糅合混杂,你就越能到达一个让你狠狠重新审视自己的地方。当我看到一堆行李箱时,我看到的只是同等数量的生命。他们为什么要进行这次旅途?我试图回想着这些旅人在出发时那个清晨的感受。

盐田千春回应本次展览取名“颤动的灵魂”时说,这就是我内心一些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情感从而引发内心触动的亲身经历,我希望将这份震撼人心的感受传递给观众,激发观众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艺术家简介 

盐田千春


1972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现居德国柏林。她的作品灵感通常来自于个人经历或情感,再将其演变为关乎人生问题的探讨,例如生、死和人际关系。她通过收集鞋子、钥匙、床、椅子和衣服等日常物品,并将它们缠绕在巨大的抽象网格之中,以此重新定义大众对于记忆和意识的认知。盐田千春用她的装置作品探索着“不存在中的存在”,在她的雕塑、表演视频、照片和绘画作品中也同样流露着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情感的瞬间。

2008年,盐田千春荣获“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奖新人艺术奖”。她的作品曾在新西兰蒂帕帕国立博物馆、东京森美术馆、柏林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南澳大利亚美术馆、英国约克郡雕塑公园、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K21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艺术品珍藏馆、史密森学会亚瑟·萨克勒画廊、高知县立美术馆、大阪国立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展出。她还参加了奥能登国际艺术节(2017年)、悉尼双年展(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2015年)、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2009年)和横滨三年展(2001年)。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