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壶具博物馆是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92年发文特批的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室内面积600平方米,室外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壶具300余件,多为明代至今制壶名家的精品,具有藏家品鉴和紫砂壶艺研究价值,部分藏品曾在进博会上展出。
由清代制壶大师邵大亨所制的掇只壶,是馆内的镇馆之宝,有“光器之祖”“壶中之王”之称。壶身长近一尺,高逾六寸,壶色浑厚深沉、莹润如玉,造型古朴端庄、稳重,充分展现了邵大亨精湛的壶艺技术。
“大亨掇只壶”原是邵大亨为宜兴潘家特制的传家之宝。据《宜兴县志》记载,此壶价值连城,但因常年深藏民间,很少有人亲眼见过。1987年,潘家晚辈要兴建住宅,生活拮据,不得已决定出让祖传的“大亨掇只壶”。消息一经传出,正在参与创建宜兴紫砂二厂的许四海便赶到潘家,最终以3万元的高价买下。
20世纪初的上海,不仅聚集了众多紫砂壶行家和爱好者,还涌现出许多专营紫砂的商铺。文人雅士、社会名流、收藏家、鉴赏家与制壶大师齐聚一堂,提升了紫砂壶的艺术品位。如今,上海延续紫砂集散中心的地位,并形成了海派紫砂风格。
邵大亨,清代道光、咸丰间宜兴制壶名手,在少年时就享有盛名,是继陈鸣远后的一代宗匠,紫砂陶艺名家顾景舟一生推崇之人。邵大亨的传世作品有《一捆竹壶》《鱼化龙壶》《掇球壶》《风卷葵壶》等,皆为世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