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扫码未弹”情况频发,被判定扣除99元超时费合理吗? - 周到

共享充电宝“扫码未弹”情况频发,被判定扣除99元超时费合理吗?


作者:李晓明
编辑:李晓明
时间:2021-12-24 17:41:21

共享充电宝使用越来越普遍,因此产生的消费纠纷也不少。近期,有消费者向消保委投诉称,扫了码充电宝却未弹出,租后却被扣除了99元超时费用,这样的做法合理吗?

扫码未弹出被扣除99元超时费

消费者刘先生反映,由于手机快没电了,他就在某公司充电桩上扫码,但是扫完码后手机就关机了,充电宝也没有弹出来,他以为没扫到就离开了。过了几天,他收到该公司的超时扣费99元信息通知,于是便联系客服询问为什么没有拿到充电宝却被按超时使用扣费。

客服表示,根据系统显示该充电宝已经被借走且至今未归还,所以按照约定扣除超时使用费99元,消费者随向消保委投诉。

长宁区消保委接诉后与商家沟通,根据消费者表述的情况,商家判断,可能是消费者手机充电开机后,充电桩弹出了消费者本打算借的充电宝,但是消费者已经离开,所以被他人拿走至今未归还,考虑到消费者一直信用良好,商家愿意相信消费者,最终全额退还99元。

“扫码未弹”难调监控自证

消费者林先生则反映,其扫码后显示服务成功,但充电宝未弹出,消费者就离开了,三天后发现对方收取99元。长宁区消保委接诉后与商家沟通,商家查询系统,发现该充电宝已经归还,于是将99元退还消费者。

经长宁区消保委了解,出于成本考虑,充电宝公司都是在商场、饭店、酒吧等地租用一块地方来摆放充电桩,也没有专人看管,只是有人定期维护

虽然商场、饭店、酒吧这些被租用的地方都有监控,但往往不会提供给充电宝公司或消保委查看,导致出现充电宝未弹出或者迟弹出情况时,系统里都显示正常借出,无法证实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也无法证明最终被谁拿走。

出现此类投诉时,商家一般会先查看充电宝是否已经归还,如果归还会立即退费给消费者,如果没有归还,消费者又坚持自己并未拿过,商家会查看消费者的借用记录,若信用良好则会直接退费给消费者

归还成功还需要自己确认?

来自上海市消保委的消费体察数据显示,在共享充电宝服务的投诉中,有40%的消费者反映充电宝在已经归还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在计费。而多数共享充电宝企业,需要消费者自行确认是否归还成功。

明明已经归还,为何还在计费?对此,市消保委经了解,可能是系统错误、充电宝插反或未插紧、需要二次点击确认终止充电等多种原因,导致消费者以为自己归还成功,但实际上后台没有停止计费,并且没有及时提醒消费者。

市消保委在消费体察中还发现,在市场上12个主流品牌的共享充电宝企业中,只有“电饱饱”的机柜在归还时会通过语音提醒归还成功,其他品牌均需消费者自行确认是否归还成功。而系统也只有在扣费或长时间未归还时,才有手机提醒。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优先选择网点多的品牌,留意相关APP或小程序中的即时信息,归还后及时确认是否成功,若遇到纠纷,保留截图或视频等证据,以备后期维权。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