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简单的舞台、几个年轻的演员、小成本的原创IP,却让一场音乐剧在开票后一分钟迅速售罄,豆瓣评分9.0,《许有成的日记》到底有什么特别的流量密码?
原创音乐剧《天纵庸才》的先行版音乐会《许有成的日记》日前完成了在上海The Boxx·城市乐园的几场演出,剧场座无虚席。当看到剧中人物经历了漫长人生临近离别,不少观众甚至在黑暗中默默擦起了眼泪。
《天纵庸才》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生林溪儿与陈星池,以及赛琳特乐队(Silent Elegy)键盘手王麒崴创作的系列作品,由两部音乐剧和一个演唱会版本组成,故事围绕着诗刊主编许有成,流浪诗人吴庸以及他们身边的人展开。
在2020年,《天纵庸才·湖边》曾以17分钟片段演出的形式登上过上海中国大戏院“微戏剧”线上邀请展,作品以极高的质量得到了观众的关注与支持,从而有了进一步孵化的基础。
先行版音乐会《许有成的日记》作为孵化计划的第一部作品,以许有成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他和诗人吴庸的往事。
80分钟的完整演出共包含13首风格各异的原创歌曲,由冯文彦、白倬铭、王珏语涵、胥子含、葛洧吟、孙铭池六位青年演员出演,李徐威担任音乐总监以及现场键盘手。
冯文彦饰演的许有成在舞台上跨越了人生60年。年轻时的他看起来柔弱、内敛,内心却有着对理想、诗歌极度执拗的坚持。与诗人吴庸的相遇像是在他平静的生活水面上扔了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但他们的诗不被认可。在吴庸看来,许有成必须表现得和众人一样唾弃他,他们的共同理想才有出路。
许有成一直隐忍着,和自己打架,直到后来成为了大学教授,他开设选修课,希望他们年轻时共同的理想能够见光,在这世间流传下去,他是已经离开人世的吴庸“留给世界的军旗”。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这句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话,引用在这里竟也毫无违和感。
在主创眼中,“诗歌”是中国音乐剧绝佳的创作元素,现当代诗歌不仅仅是“优美的、抒情的”,与音乐剧结合后,还可以展现出更为多元的风貌。
虽然舞台布景十分简约,剧场规模也不算庞大,但现场观演后却能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小而美、精妙而磅礴的震撼。
演员们剧中演唱的歌词,都在舞台多媒体大屏上用手写体的字体、以诗歌的方式一一呈现,跟传统剧场两边的黑白台词框相比,这种形式反而带来了很好的视觉观感。
而年轻的演员们用学院派过硬的唱腔和演技,让一部小剧场音乐剧演出了大剧场IP的气势。剧本传达的理想主义内核、台词的深刻与优美,也让整场演出完全不落俗套。
“纵使这一生渺小又平庸,抬头望,暮色已昏沉。晚霞的温存笼罩着四野,奔跑吧,追赶落日的诗人。”
自由、理想、勇气、浪漫,这是《天纵庸才》的故事给观众们留下的印象。作为中文原创音乐剧,《天纵庸才》系列紧紧抓住了当代青年人的精神世界,也在用音乐和表演为观众留下了诸多动人的情感巅峰时刻。
除了优质内容本身,先行版音乐会《许有成的日记》的迅速售罄,也与它的孵化方式有着直接的关联。《天纵庸才》的创作者与完美世界旗下全新兴趣社交APP“ZAO PARK”合作,成为其艺术共创项目“全民制ZAO”的001号项目。
在项目中,主创团队邀请观众们共同加入作品的制作过程,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成为“全民制作人”。卡司选择、周边物料的类型和设计、线上线下宣传方式、相关暖场活动等等往常只有剧组内部才能定夺的制作内容,都开放给观众来讨论。
通过社交APP“ZAO PARK”,观众可以参与提名、讨论和投票环节。也可以向主创“催稿”,督促剧目的创作。主创团队会同步剧目制作中必要的信息和问题,并和制作人一起完成决策。
在四个月的创作时间里,《天纵庸才》吸引了超过1000名“全民制作人”加入,《许有成的日记》也一步步通过社交媒体公开了作品中六首曲目和一些内容段落,让观众们可以逐步加深对作品的印象,从而更愿意来到现场观看演出。
整部作品以与观众“共创”的方式成长和成熟,最终不负期待地登上舞台。
我很少在演员身上见到纯粹而鲜明的愤怒和攻击性,但这是吸引人的,是早已被抹平的棱角、是我们身上似乎消失了的反骨。剧中的冒险狂想曲不是质问世界“凭什么”,而是,“原来我也有愤怒的权利”。
这是年轻的导演林溪儿在一次排练后记录下的一点心得,她文案最后一句是,“下次还要,一起做梦”。
是的,在未来《天纵庸才》还会继续进行创作,将更完整的演出版本搬上舞台,有关梦想的故事,仍在被书写。这部由年轻主创、演员们和普通观众们一起攒起来的小成本音乐剧,或许也能带给这个行业一些新的思考,究竟什么才是中文原创音乐剧真正的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