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线复旦大学站2号出口距离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最近的校门仅约100米,为师生日常的通勤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复旦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段旭昶,从枫林专门坐地铁来到复旦大学站。
“我刚进复旦时,地铁开始在修,在毕业前地铁终于开通运营了,非常高兴。地铁站的开通大大方便了跨校区的生活,缩减了从江湾体育场站或国权路站下来到学校的步行或骑车的时间。”段旭昶说,“地铁站内的设计很现代,也富有古典韵味,布置体现了复旦精神。”
来自张江校区微电子学院的陈必胜表示,以前从张江来邯郸最快捷的交通,就是坐校车,需要40分钟,但是今天,他从莲溪路站坐地铁到复旦大学站,只花了30分钟。“现在不用担心堵车了。以后可以早上在张江上课,中午跑到光草上晒太阳,在旦苑吃一顿美美的晚餐,再欣赏地铁沿线的夜景回到张江。”
为迎接地铁18号线通车,复旦学生创作设计了四幅以“秋时缘起忆校门,半夏风华正相辉,博学笃志旦复旦,梦有星辰耀光华”为主题的“复旦大学上海公共交通联名卡”电子卡卡面以及实体卡套。
地铁18号线复旦大学站位于复旦大学邯郸校区西南角,与校园历史文化风貌区老建筑修复重建工程深度结合。
站内装饰以红、灰为主调,与相辉堂历史建筑遥相辉映,象征着爱国传统与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
站名墙则以复旦大学1920年奠基江湾时的校园规划图为蓝本,呈现复旦人精神家园的风貌。校方介绍说,站名墙墙壁上使用的由美国设计师亨利·墨菲绘制的原始版复旦大学校舍设计图。
1920年,时任校长李登辉邀请自己在耶鲁同届毕业的同学亨利·墨菲为复旦设计校园,墨菲选择美国名校弗吉尼亚大学校园为蓝本,吸取了之前在长沙雅礼、北京清华的设计经验,为复旦勾勒了一幅傍河而立的蓝图。
校园北面建筑如男女生宿舍楼(现相辉堂)临袁长河,西侧简公堂等临走马塘,南侧奕柱堂、校门亦在走马塘转弯处,建筑群的中间是中央大草坪。
今天复旦大学相辉堂草坪周围,即是当年墨菲的布局。
相辉大草坪老建筑见证了复旦百年风雨沧桑,珍藏了一代代复旦人的记忆。
18号线复旦大学站站厅内氤氲浓郁的书卷气息,艺术墙上展示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校训。
站厅层有多首古诗文,赋予复旦大学站更多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记者了解到,18号线复旦大学站上一站,为上海财经大学站。
而在已经营运的地铁线路中, 设在大学校园旁、以大学名称为站名的地铁站,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站(10号线/11号线)、同济大学站(10号线)和上海大学站(7号线)。